“中华一绝”霍童线狮表演 惊艳八方网媒

18.11.2015  09:52

  争球、抢球、抱球、抛球,时而戏珠,时而腾空飞跃,数十斤重的“线狮”在舞台上呈现出各种高难度动作。13日下午,“清新福建海丝行”采访团在福建宁德蕉城区霍童镇线狮表演馆观看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线狮表演,精彩绝伦的表演引得来自全国各地记者阵阵惊叹。  

  

清新福建海丝行”采访团观看线狮表演

  “线狮表演第一次看,感觉很震撼,尤其是一开场,灯光和锣鼓的配合,一下子吸引了我眼球。几根线操作就可以把线狮表演的活灵活现,这是技巧和力量的结合。”来自南方网的杨雪感慨的说。    

  

清新福建海丝行”采访团观看线狮表演

  霍童线狮又称“抽狮”,现留存于霍童镇,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2006年,霍童线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霍童线狮表演分单狮(雄狮)、双狮(兄弟狮)、三狮(母子狮)、五狮(祖孙三代狮)等4种。线狮大小不一,大狮子重约27公斤,小的约请18公斤,用一根长4米许的杉木在不同距离位处装上滑轮,并且在狮子的头部、尾部系上往返的绳索,狮子的双腮左右系上两条绳索,成为线狮的神经系统。线狮通过头索、尾索用腮索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坐立、蹲卧、摆首,加上灯光变幻、吐云喷火、打击乐等配合,表演的雄狮出洞、母子相亲,三狮戏珠等动作唯妙唯俏、栩栩如生。  

  

线狮表演

  据了解,霍童线狮的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依附霍童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是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已经超越了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的范畴,成为霍童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拥有道骨遗风的“别有洞天”的霍童镇,承载了千年的历史长河,是中华民族自唐宋以来南迁文化的一个见证。淳朴的乡镇民众,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呈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化小镇。而霍童线狮,就是古镇文化的一个缩影!(东南网) 

线狮表演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