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统文化受青睐 台生“回笼”重修

07.07.2014  19:22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7月7日电 题:中医药传统文化受青睐 台生“回笼”重修

  作者 林春茵 林铭

  “中医药要学精专,势必要到大陆来的,我以后一定要再找机会来继续深造。”台湾慈济大学中医学系二年级学生陈冠理7日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当天,“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来自两岸7所高校的70名青年学子在此间共同研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研习活动中的中医推拿、中医针灸、太极拳、养生药膳、两岸本草传奇等课程,令台生备感期待。

  “大陆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25岁的陈冠理第一次登陆,真实接触的福州令他感到有些诧异,“大陆经济发展这么快,我以为人和人应该比较冷漠,生活快节奏,没想到福州很从容,人们也很热情。

  陈冠理修学中医学系之前,已取得医学类学士学位,也曾在医院、医药局短暂工作,但“台湾就业环境不那么好,需要再研读更精专的中医药。

  “我这样的情况在台湾还蛮多见的,”陈冠理说,学习中医药专业在台湾就业前景广阔,医药管理部门、诊所、医院、药厂甚至药膳养生等领域,都能就业,他这一届招生一两百名学生,报考人数却多达2000多人。

  台湾慈济大学的吴立工也是为了就业而“回笼”重修,此次研习课程中,他最期待推拿和针灸,“这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也是最见真功夫的,难得可以得到大陆的大师手把手教授。

  “台湾高校的课程开得比较细,专业设置更为贴近生活,但中医的根在大陆,这边才博大精深。”嘉南药理大学药学系二年级学生吴秉珊说,她的专业是运用传统药膳进行“月子”护理,“以大陆的传统中医药理知识和多样的药材食材,结合台湾的市场开发,一定可观。

  陈冠理的努力看上去已经“在路上”了,他和同学们组成读书小组,定期交流能找到的大陆各个中医流派名家著作,“大陆的名家和流派比台湾多很多,通过淘宝团购,价格比台版书便宜,这已经成为一个潮流。

  “大陆的文化越来越强势。”陈冠理说,简体字一度是个很大障碍,现在都不成问题。

  “可喜的是,两岸在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中已经实现合作办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兴炎向台湾学子们抛出橄榄枝。

  该校与台湾高校展开合作开办的“医学影像学”、“食品科学工程”等本科专业,已进入第3年招生。

  2009年起至今,该校已派出近300人次师生赴台湾高校交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2009年,该校还录用台湾籍毕业生高嘉骏为正式编制教师,使其成为首位被大陆高等院校录用为在编正式教师的台湾籍人士。

  由该校与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一同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已吸引近250位台湾学子参加历届活动。陈兴炎说,“望能循中医药文化传承,寻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