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反腐力度不减 过程愈加透明
巡视就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腐败分子始终感到一种无形的威慑力。以“专项巡视”为特点的本年度中央第三轮巡视工作陆续展开后,一些新变化让公众深切深受到中共反腐的力度、锐度。
日前,一段有关中央巡视组与中石化人员谈话的视频,在中国各大门户网站传播,点击量不断攀升。视频画面显示,中央第六巡视组正副组长与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分坐长桌两侧,桌上还可见到一些书面材料。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谈话基本采取“2加1”的模式,即两名巡视组工作人员同一名中石化人员谈话。谈话“速度”有快有慢。最“快”的一名谈话对象用时15分钟。最“慢”的当属傅成玉,用时约2小时。
通过这一画面,民众对中共推进反腐的利器——中央巡视组的工作细节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此次巡视谈话画面曝光,自揭神秘面纱,进一步增加了反腐过程的透明度。”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说。
她认为,中纪委这一举动,还从一个侧面向外界证明,他们是在依纪依法反腐,“反腐工作都是在党纪国法的范围内开展,没有超出的特权。”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各级纪委部门一直是比较“神秘”。之前,中纪委网站也曾邀请一些地方纪委“一把手”做客网络直播室,谈利害曝内情,目的是让中共大力推进的反腐倡廉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事实上,从中纪委开设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公布案件查处情况,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通近千政务微博,再到高层纪委官员透过网络直陈反腐内情,直至主动曝光巡视工作画面,中共在“开门反腐”方面的动作正在逐步加码。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指出,巡视过程公开是一种进步,让老百姓对巡视组增强了信任感。巡视公开背后,反映的是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中央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
蔡霞也认为,谈话本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但相关画面的曝光,却对反腐工作开展具有示范效应,客观上还会对腐败分子带来微妙的心理变化和持续的威慑效果,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河北沧州大化集团公司纪委书记于伟告诉记者,对于巡视谈话画面曝光,“感到新奇和振奋”。
这位地方上的企业负责人认为,约谈公开在地方推广也具有可行性,由此展现地方政府持续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不过,分析人士大多认为,由于保密和工作需要,巡视过程不可能完全公开。但在符合规范和程序,不影响工作开展的情况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关巡视工作的细节向外界披露。
与以往不同,今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突出一个“专”字。专项巡视的重点是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巡视的内容更加聚焦,方式也更加灵活。如果说常规巡视是“阵地战”,那么专项巡视就是“运动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说,专项巡视要害在“专”,可以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监督不是一阵子,要针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杀个回马枪,强化震慑、不敢、知止的氛围。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在280多个巡视对象当中已经巡视了47个。
蔡霞指出,要完成对280多家巡视对象的巡视全覆盖,任务艰巨。按照常规巡视进度和做法,即便加快频率,也很难完成任务。专项巡视突破了常规巡视的“板眼”,直奔主题,快速推进,做到党内监督不留空白。
此轮专项巡视把巡视从程序、时间、对象等固化模式制约中解放出来,不拘泥于复杂的工作流程,也突破了对象类别、巡视批次、条块级别等的限制。
分析人士表示,专项巡视直奔主题,快速推进,使得反腐工作开展更具效率。
根据中央安排,今后大多数巡视任务都将通过专项巡视来完成,这将成为巡视工作的“新常态”。(参与采写记者:齐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