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15个记者节】感受新闻背后的故事

11.11.2014  19:00

  今年的11月8日是我国第15个记者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放下自己的酸甜苦辣,气象新闻工作者客观忠实地记录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进程。他们带着从事气象新闻宣传工作的艰辛与荣耀、失落与骄傲,砥砺前行,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件幸福的事  

  著名媒体人白岩松曾用一句“痛并快乐着”来回顾自己十余年的新闻生涯。媒体工作既简单也复杂,说它简单,它其实就是“讲话”,把你看到的事情讲给更多人听;说它复杂,因为它不仅仅是描述与记录,它是用时间与付出酿就的一坛陈酒,既香且烈。  

  一

  中国气象报社是行业媒体,承担着行业党报、官方传媒的责任。刚入职,“师父”就告诉我,做党报和做社会媒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政策性要强,站位要高,关键是不要出错。旋即,他又摆出一副算命先生般诡异的笑容说:“报社有个魔咒,平时顺风顺水,但是受到领导表扬之后,稿件就总会出问题。

  当然,他这样说,是要让我们怀有敬畏之心。做媒体,谨慎其实就是一种操守。

  在我和小N看来,“师父”是一个比我们有“理想”的人。他放弃薪水高、休假多的工作毅然“北漂”,为的只是圆自己的“媒体梦”;在报社,无论是否轮到他值班,他几乎都是最晚离开单位的那个人。他还说过,有一段时间,他连梦里都在祈祷第二天出版的报纸不要出错。

  后来小N对我说,来报社刚刚半年,她也开始做同样的梦。

  诚然,论影响力,《中国气象报》难与社会媒体相比,但毕竟有几万人在看这份报纸,毕竟有数百万人关注了我们的网站和新媒体,而我们,亦代表着中国气象工作者的声音。战战兢兢也好,如履薄冰也罢,知道敬畏,是因为懂得肩头责任。

  二

  那晚7点多,小N和朋友在饭店刚刚点完菜,一个电话打来,“小N,恐怕你得回来下,那篇稿件需要你修改。

  尽管电话那头小N抱怨得像头小狮子,但她还是再次放了朋友“鸽子”,坐出租车赶回报社。

  有时候,做媒体真的是一件很残忍的工作,它像是一个巨型的榨汁机,一旦运转起来,会将你的时间、生活彻底搅乱,连渣都不剩。曾坐在我身后的小J,一个瘦小得像剪纸画般的女孩,由于负责要闻采访,一周里有4天无法按时吃饭;加上要闻采写的精神压力极大,一年下来,身形愈发憔悴了。

  有份杂志说,记者是一项“短命”的职业——饮食无规律,节奏常混乱,压力无穷大。“师父”总爱“忽悠”我们,说大家忙完这一阵儿,就可以轻松些了。但我们清楚,做媒体,很多时候像是在爬山。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却也需要涉足最陡峭的路。我们相互扶持,踏破荆棘,原以为山顶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上来了才发现,前方还有一个又一个高峰。

  三

  我曾向小N吐槽说,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报社与中国气象局应急办、中央气象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大半夜还会亮着灯。

  “重要活动或会议,必须在当天完成报道工作,确保第一时间见报、见网。”这条新闻界的“铁律”同样适用于这里。同时,由于气象新闻的特殊性,报社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截稿时间,只要有新闻,就有记者和编辑坚守在采编一线。

  有一次,中国气象局领导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加活动。这次活动的安排极为紧凑,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前半夜;但受条件限制,只有一位记者站的记者负责采写。

  由于存在时差,那边华灯初上,这厢却已经夜深,紧张而繁重的新闻采写工作却刚刚开始。从报纸、网站的编辑人员,到值班主任,再到值班社领导,大家能做的,只有相互鼓劲。

  就像台风来临前,预报员会24小时持续紧盯风云变幻;暴雨导致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要第一时间去检修。我们唯有勉励自己,这是用新闻精神在诠释气象精神。

  四

  今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几天后,我作为报社特派记者,与云南记者站的同事一起进入震区进行采访。

  直击新闻一线,既是新闻人的梦想,也是必须经受的洗礼。根据震区管制要求,我们虽被允许进入震区采访,但必须撤到几十公里外的昭通市区居住。每天,我们要在早上7点前进入震区,当夜幕开始降临,我们才会乘车沿山路折返。颠簸中,偶尔发生的余震似乎已不那么可怕。

  在震区的这些天,每天深夜才能开始写稿,而在几千公里之外,也有其他人在彻夜奋战。同一时间,在江苏,她在采访南京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气象保障服务;在四川,她在采访暴雨泥石流灾害应急工作;在黑龙江,“绿镜头·发现中国”报道组的同事,也在利用晚上的时间,紧张整理一天的收获。

  那天凌晨3点多,我刚将采写的稿件传回报社,QQ一响,报社传媒策划中心的同事也从黑龙江将稿件发回北京。

  一刹那间发现,同样的月光下,不只你一个人在战斗。

  五

  小J离职的那几天,明显感觉到,“师父”有些落寞。

  当梦想照进现实,有些东西,我们必须学会承受。媒体人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或许可以感同身受,却无法切身领悟个中心酸,正如,谁也无法说清楚,小J究竟在背后流过多少眼泪。我们只知道,她将疲惫、委屈、欣慰,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稿件中,最终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媒体,人员的流动性都很大。同事说,几年来,在报社,曾多次上演人走人来。然而,5年也罢,50年也罢,谁又不是一个过客,关键在于我们得到了什么,又能留下些什么?

  于是我告诉小N,大抵从7年前开始,我就选择了新闻这条路。每天清晨,拿到那张还散发着些许墨香的报纸,那心情,像一个母亲在经历生育阵痛之后,看着自己诞下的婴孩。

  做一件能做好且愿意坚持去做的事,或许真是件幸福的事。(段昊书)

 

   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记者节”定在收获的秋天,似乎有着别样的深意。那金色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洒下,像给大地赋予了荣耀,又昭示着秋收冬藏后,孕育来年新的希望。而记者的光荣和梦想又是什么呢?

  记者其实很简单,就是“记录的人”。我们或拿着笔或相机,整日奔走,为的就是让人们知道自己视野范围所不能及的事件和世界。

  在气象新闻宣传战线上,我们一起回望过去的岁月,共同见证了气象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目击了气象工作的日新月异。我们也共同关注着社会,感受着生活,一起在风雨中走过,并且用心记录着。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我们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气象新闻宣传工作,如同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为气象事业的发展鼓劲。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气象事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都书写着气象事业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我们呐喊助威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绚丽画面。

  记者,是有激情的职业。只有自身充满激情,才能用饱含激情的笔去激活别人的激情。而激情则来源于对躬行天地间,深入基层、接近实地的调查和报道。所以,我们不断深入推进“走基层”活动,到基层台站和气象工作者当中,发掘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

  记者,是有使命的职业。我们参与、经历、见证、记录了气象事业的辉煌发展。为此,我们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赶稿至深夜,多少次加班到凌晨东方既白。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创意,我们反复琢磨、讨论。我们忙碌,但是我们幸福,因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力量。

  记者,是有荣誉感的职业。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尊重和认同来自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为此,我们时刻不忘身份,落笔不忘责任。我们在为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骄傲的同时,更为自己手中传播的力量而谨慎自守。

  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肩负的梦想。作为气象新闻工作者,我们是光荣的,也是幸运的。在这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所谓的“幸运”,不仅是事件多、新闻多,也不仅是能记录下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进来,在风云激荡中,成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价值,成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张玮鸥)

   

   一群“另类”的新闻工作者  

  11月8日是记者节。如今,随着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记者不再仅仅是一群拿着笔、背着相机的新闻工作者,一个用手机、无线终端等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布新闻的群体也成为记者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就是新媒体记者。作为中国气象报社传媒策划中心的新媒体记者,我们运用新媒体手段发布气象新闻、传播科普知识、拓宽宣传领域。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中,网络直播无疑是时效性和互动性效果最好的一项,也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一项。

  9月16日中午11点半,一场长达24个小时的《直击第15号台风“海鸥”来袭》直播结束了。我们这些新媒体记者和编辑终于舒了口气,75.2万的直播在线人数,也让大家忘记了高度紧张后的疲倦。

  9月15日上午,得知中央气象台将于下午召开关于台风“海鸥”的媒体通气会,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创意:台风不登,直播不停。从决定直播到直播开始已经不到3个小时了,这在我们所经历的直播中是筹备时间最短的一次。3个小编分工协作,在中午12点之前完成了所有图片、文字和信息采集发布设备的准备工作。通过与搜狐新闻客户端的主编沟通,我们的直播预告被推荐到了直播首页,以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和参与。

  12点直播开始后,3个小编兵分两路,一路前往中央气象台会商室直播会商,现场录音、采访专家并回答网友提问;另一路在办公室配发文字图片,从而形成了语音、图片、文字、现场画面穿插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播。

  发消息、发语音、采访首席预报员、回答网友提问,由于之前多次配合打下的良好基础,小编们的协作非常顺畅,直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天下午,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各单位都在为台风忙碌着。搜狐新闻客户端支持的语音时长是1分钟,为保证首席预报员对台风最新情况的分析能够完整地传递给网友,小编姜虹要手持两部手机,坐在距首席最近的地方,轮换录音,有序连接,这是我们认为最方便、快捷的采集会议语音的方式。要保证直播不间断,采取以往的应急方式是不可行的,于是大家紧急调整值班策略,由两个小编分别负责当天18时至第二天台风登陆期间的直播。“台风不登,我们不停”,这个口号是这场直播中支持大家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台风的跟踪直播,要把与事件相关的动态实时发布给随时加入进来关注和参与互动的网友,因此,在直播开始后,我们尝试将发布内容细分,按类别列出小标题,如台风最新动态、预警信息、预计登陆地点等,改进之后直播更加一目了然,效果非常好。

  网友的关注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随着直播进行,关注的网友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全面,一些台风科普问题我们也拿不准。正当大家发愁如何回复网友问题时,小编杨笑雯试着将问题通过微信发给气象专家朱定真,朱老师很快用微信语音发来回复。我们将专家的回答再翻录到直播中,一种新的互动方式由此产生。

  到现在为止我们直播已达31期。自今年4月份“中国气象局政务发布厅”在搜狐新闻客户端直播间与网友见面以来,这里就成了我们为网友传播气象科普知识的阵地之一。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是以往没有做过的,小编们大胆迎接这个挑战。从IPCC报告大会解读到每月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点评,从热点天气事件科普到台风足迹追踪,从季节养生小贴士到节日出游大推荐,小编们一次次尝试,不断改进策划思路,针对不同的直播类型安排不同的直播方式和手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次直播中的突发情况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过程。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这群“特殊的”气象新闻工作者,带着宣传气象事业、做好气象服务的使命,秉承传统媒体记者踏实、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顺应新媒体触觉敏锐、快速出击的特点,将气象科普知识传播到更多的人群,在更广阔的领域传递气象正能量。(赵丽)

 

   汗水·坚持·收获  

  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了中国气象报社编辑、记者的辛苦和汗水: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394人次参与周末应急值班,135人次参与节假日值班;仅《中国气象报》因临时调版、重大新闻事件等原因加班至20时之后就高达83次,占到报纸总出版期数的42%,超过0时也有10余次。

  同样,有这样一批奖项回馈了大家的坚持:今年以来,中国人大新闻奖、中国产经新闻奖、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奖、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奖等均被收入囊中。

  随着报社业务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与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一并成为气象新闻宣传的重要平台,365天、360度全覆盖的新闻业务,使得编辑、记者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容不得半点马虎、半刻停歇。

  新婚燕尔的她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身怀六甲的她忙碌在政务访谈一线,家有幼宝的她深夜不归加班写稿,熬红了双眼的她只为漂亮地完成版面,极负责任的她定好闹钟半夜起来发布微信,看似瘦弱的她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手里的工作干好……

  这就是编辑、记者的真实写照,不掺任何水分。

  有记者开玩笑地和我说,每次听到我特别严肃地喊他的名字,就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因为多半是有重要的采访任务安排给他,且经常是非常紧急,立即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而投入进去。

  其实,他并没有夸张。每次接到紧急报道任务后,我的第一反应便是赶紧联系跑口记者做好采访安排,粗略算下来,几乎每隔两三天我便会“打扰”大家;遇有重大事件,他们受到我“骚扰”的频率会更高,可能会一天数次接到我的电话。每每看到编辑、记者疲惫的眼神,我都会觉得自己是“残忍”的,但想到一切为了工作,就会有些许释然。

  有天早晨起床,我打开微信,看到一位编辑凌晨3点半发的内容“终于到家了,万圣节前工作狂欢,早安,北京!”顿时,一阵心酸、一阵感动。我明白,编辑的背后是记者的奋笔疾书、美编的排版美化、主任的修订审稿、社领导的审定签发,那一夜,注定所有这些人都在挑灯夜战。然而,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认同了编辑、记者这个身份,那就只能前行。

  可当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辛苦吗?”他们竟异口同声说:“不。

  我想这声“”包含了太多:一是苦中作乐,二是继续坚持,三是期待收获。

  第15个记者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年复一年的汗水和付出,年复一年的成长和收获,在此轻声道一声,坚持就是胜利! (王素琴)

 

   网编的那些琐碎事  

  7月18日,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文昌,最大风力达17级。当天22时,我还刷着微博,回复关注中国气象局新浪微博网友的提问。作为一名从事网站采编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与记者相比,虽然平时采访任务并不重,但工作压力也不小,这一点,同事们感同身受。

  节奏必须快

  “早上活儿急,经常边改稿子,边糊弄早饭,有时连包子什么馅儿都吃不出来。”新来的编辑王若嘉从电脑后抬起头说。这一点,网站的资深美编丁茜更是深有体会,网站美编工作量大,有时候还需要反复修改,任务十分繁重,加班加点是常事。尤其她现在又怀上了宝宝,专题太多的时候,真是容易着急上火。要闻编辑赖敏已经怀孕5个多月了,工作量可一点儿也没减,照样挑大梁。她感叹道:“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刚吃完早饭,点会儿鼠标就该吃中饭了。

  唐淼对网编节奏快的感触也很深,除了常规值班,她还承担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的维护工作,常常顾不上吃饭,桌子上总有一堆零食。结果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用她自己的话说,“瓜子脸都快变成大饼脸了”。

  当我问到在网站工作了6年的栾菲时,她从电脑前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道:“忙?是啊,已经习惯了。

  时刻待命中

  网站中心有两个人的外号特好听,叫“应急小公主”。网站需要24小时值班,编辑必须在值班室睡觉,并随时接听值班电话。汛期应急多,由于大家是轮流值班,时间一长,发现了一个规律,某人似乎总是会碰到中国气象局启动应急响应。2013年,“应急小公主”这一头衔光荣地颁给了苏杰西,而今年则落到了唐淼头上。

  赵天宇是新来的编辑。因为要经常出去采访,他非常注意自己的着装,衬衣和西服都准备好了放在办公室,随时待命。除了应急之外,周末班和节假日值班更是网站编辑的一大任务。尤其是三位主任,往往一个月有两个周末都排了班。

  态度必须好

  网站编辑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接听中国气象局的值班电话。张林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她负责周一到周五的早班发布工作,每天上午7点到下午3点,她都在值班,同时接听电话。有人投诉天气预报不准,有通讯员希望发稿,有人问为何干旱得那么厉害气象局不进行人工降雨,甚至有人说的家乡话,听都听不懂……无论什么样的用户来电,网站编辑都会态度非常好地回复,维护中国气象局的良好形象。

  报社主管网站的领导说:“我每晚闭眼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看中国气象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抱着平板电脑,边上洗手间边看中国气象网,太‘爱’它了!

  我们的网编生活充满了辛苦和乐趣,我们的集体也充满了欢笑和活力。在记者节来临之际,全体网站中心编辑的心声就是:点击鼠标,传达信息。我们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努力进取,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把原本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凡。(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