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将新建43个二类交警执法站 实行动态勤务模式缓解拥堵

29.04.2015  09:08

    最大限度实现道路资源“寸土必争”,调整信号灯配置“精确到秒”,确保指示标志准确明了……

    昨日下午,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针对城市拥堵的问题,提出了上述解决措施。东南快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副省长、公安厅长王惠敏要求:“将缓解城市拥堵,作为今年全省公安机关完成好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

    此外,今年10月底前全省将完成新(改)建73个交警执法站,同时织密监控卡口网,届时,道路执法效率更高,更加专业化。

    今年将更加注重合理的路权分配

    城市拥堵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机非混行”、“人非共板”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路面标志标线不规范;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配时不科学,应设未设、不该设乱设,位置角度不当、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成为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

    昨日下午,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提到,今年将把缓解城市拥堵列入重点工作之一。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警总队长杜清森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更加注重合理的路权分配。在保障机动车通行的同时,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权益,积极协调规划、市政等部门,加快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道路资源的“寸土必争”,统筹解决好交通参与者“走哪里”和“怎么走”的问题。其次,各地要按照规范完善标志标线,确保指示标志准确明了,指路标志连续统一,重点完善桥梁、立交、进出城道路等重点部位的指示、指路标志,对交通流实施精细、明确、有效引导,切实提升通行效率。

    此外,各地将逐一开展排查调研,摸清不同路口、路段、区域的流量变化规律,采取高峰与平峰、白天与晚上、夜间与凌晨、节假日与工作日等不同配时模式,形成一口一策、精确到秒的最优配时方案,并因时、因地、因流量变化及时调整。要建立路面民警与指挥中心的反馈联动机制,适时调整信号配时,最大限度减少因信号配时不合理引发的交通拥堵。

    今年新(改)建73个交警执法站

    会议上,杜清森介绍,目前我省的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整体较慢,不仅硬件建设滞后,而且系统运用也没跟上。全省主干公路监控设备覆盖率偏低,1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仅有自建监控458路;公安交通指挥体系不全,总队和5个高速支队、1个地方支队的交通指挥中心尚未建设,39个高速大队、54个县级大队没有监控室。

    就上述问题,杜清森表示要围绕基础建设抓推进。首先是建好交警执法站,上半年要完成新建12个(高速1个、国省道11个)、改造11个(高速9个、国省道6个)一类执法站,10月底前要完成新建43个(高速23个、国省道20个)、改造7个(国省道)二类执法站任务。其次,拉紧指挥调度线,年底前完成全省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部署,建成总队和6个支队(莆田、厦门、龙岩、南平、宁德高速,龙岩地方)交通指挥中心,改造13个支队指挥中心,各地要抓紧立项报批,尽快开工建设。再次,织密监控卡口网,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网平均20-30公里一处视频监控,高速公路至少3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至少40公里设置一处固定或区间测速设备,力争年底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沿线的视频监控共享共用。

    通过上述措施,将进一步优化勤务模式,根据实战需求,充分调整交警执法站警力,通过人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构建“卡口监控发现、指挥调度拦截、执法站点查纠”的动态勤务模式。

    据统计,去年全省查处交通违法达1628.6万起,事故死亡人数比降8.27%,“世界杯”查酒驾、“打四非、查四违”等专项整治战果位居全国前列。今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通报对2014年度17项重点工作考核评价结果,我省优秀率列全国第四名。

    (记者李欢腾通讯员林霖董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