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热议和总理“话经济”

13.06.2014  21:56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魏晞)许多人还记得,近八个月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堂经济“公开课”。2013年10月21日,李克强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经济形势报告,这堂“经济公开课”随后全程视频上网,一时好评如潮,转载者众。

形象、通俗易懂、接地气”、“让普通百姓了解到政府的决策,我们对中国经济现状了解更多、也更有信心了”。这是彼时看了公开课后的网友回应。

时隔八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两院院士“话经济”,再次引起热烈回应。

6月10日,李克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连日来,这场报告在两院院士中引起热烈反响。

如数家珍,那么多的数据都记在心里

李克强谈到中国经济形势时说:“中国经济的‘稳’,不仅稳在gdp,稳在就业,还稳在物价”,“稳了速度,稳了就业,稳了物价,这种稳就可以说是一种‘进’。”谈及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李克强既充满信心,也不掉以轻心:“要看到下行压力”,“各地发展不平衡,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

我体会,总理的报告是一份‘交家底、促改革、明需求、寄厚望’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一位资深院士说,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有关问题作了深入阐述,也对中国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报告观点鲜明,数据翔实,演讲形象生动,如数家珍,那么多的数据都记在心里,在现场与院士们也有很多互动。

一位工程院院士表示,总理强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这是工程科技创新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敢于担当,勇于超越,让工程科技造福人民。他说:“关于今天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我觉得非常客观,既讲成绩,更加讲到挑战。这样的分析,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央和政府现在处理国家经济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否则我们对这方面的理解是不够的。

尽管我不懂经济,但是听了总理的报告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国家的经济现状和困难。了解了这些困难,不但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增强了信心。”一位物理学院士说。

把科技创新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创新”,是李克强总理这堂“经济课”的一个关键词。

中国经济要向中高端跃升,靠什么?靠创新。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李克强语气坚决。

这番话让院士们深有感触:这把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任务,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我们还有许多技术受制于人,要解这些套,必须要用创新驱动。对此应有全方位的思考,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生态。”有院士建言。

院士们一致认为,总理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依靠创新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身为科技人员确实感觉责任重大。总理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把差距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作为经济改革的着力点,经济增长的驱动点。我认为,我们的科技改革和创新改革的着力点也应该从差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