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两岸两“安平” 闽台共度“文创端午”

12.06.2016  13:42

  

  两岸两“安平” 闽台共度“文创端午

  【解说】6月9日,福建晋江市安海镇节目氛围浓厚,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向古老的安平桥畔,争相目睹独具闽南特色的端午民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古老的安海在传统文化中融入两岸文创概念,过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据了解,主办方邀请台湾台南市文化协会、安平文教基金会、台闽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台南市社区观光协会等台湾社团在内的数十家两岸优秀文创业团队参加,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了“两岸两安平”文创市集。

  平均年龄28岁的晋江本土文创团队“乌先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文创品牌。其创始人之一林远进向记者展示其团队设计的文创产品,印制有“缘投”、“古锥”等闽南语的T恤衫,辅以台湾音标,颇为有趣。

  【同期】文创市集大陆商家 林远进

  我们的设计思路就是定位于闽南文化,然后我们希望设计一些闽南文化的东西,然后用这种文创产品去、通过销售还有赠送之类的一些活动,就是推广我们的闽南文化。特别是闽南这个地区跟(台湾)的联系是非常大的,像泉州都有一个闽台缘博物馆,他们展出的就是闽南跟台湾的这种关系,包括我们文化其实是相通的,语言文化相通的话那几乎所有的文创产品都是可以合作的了。

  【解说】祖籍晋江石井的台南市文化协会创会理事长郑道聪已往返闽台两地多次,在一直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他眼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其发展与地缘关系是无法脱离的。

  【同期】台南市文化协会创会理事长 郑道聪

  我们这次就觉得两岸两安平的话,做应该是民间团体要对接,所以我们才有(台南市)文化协会跟安平文教基金会跟安海文创发展协会来对接。历史文化的文创商品的发展,它跟地缘关系是没办法脱落的,那台湾我想我们大概就是以在过去我们做文创的发展的经验,因为它结合在生活跟旅游这两块。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台湾过去有成功举办发展以及带来产业调整的这些经验,也为大陆注入一个新的观念,因为我觉得大陆这里(制造)产业在提升、服务产业也在提升,所以我觉得文创产业基本上就是在制造跟服务这两块都会涉及到。那我们觉得说过去(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也许可以作为(大陆的)借鉴。

  【解说】据了解,今年安海刚刚成立了文化创意发展协会,并与台南市文化协会、安平文教基金会结为友好协会。据安海镇党委书记唐春晓介绍,前不久,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筹备组专门赴台访问,亲身参与台湾郑成功文化节的举办,也与台湾文创业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同期】安海镇党委书记 唐春晓

  安海跟台湾、特别是台南方面的渊源很深,所以我们今年的的主题是两岸两安平,这个工作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去推行。今年是一个起点,我们今年的一个切入点,就是通过我们的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跟台湾的台南的文化协会结对共建。那下一步,他们会有一些实质性的项目,比如说文化创意方面的合作、比如说甚至是产业经济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我们要建人文旅游目的地,台湾这个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他们做得很发达,很多可以我们借鉴的。那下一步可以从民间、从文化上升到其他领域的(合作),包括教育、医疗,包括产业经济,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前景无限。

  【解说】建镇1000多年的福建晋江安海镇,在明朝时称为“安平镇”。据记载,郑成功6岁时从日本来到安海,一呆就是22年,并从这里带了很多军民去到台湾。1661年,郑成功挥师驱逐荷夷,开府承天,以“安平”之名取代攻台时的登陆处——热兰遮,设安平镇(今台南市安平区),从此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两安平,遥相对应。郑成功、龙山寺、安平桥等一脉相承的文化元素,使两岸两“安平”越走越近。

  记者 柯宁 福建泉州报道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