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百元洪引进餐饮谋求突破 不少知名的餐饮品牌入驻

12.04.2015  11:21

    不少知名的餐饮品牌入驻元洪城

    变,似乎是所有商业卖场必须选择的道路。

    无论是冠亚广场、乐都汇,还是世贸星天地,或坎坷不断,或仍在摸索,最终能否华丽转身,还是要看各家本事。

    其实,也有商城在求变中已做得风生水起的。

    去年下半年以来,东百元洪购物广场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一系列的求“”组合拳让其客流同比上升了40%-50%,业绩也有两位数的增长。

    不可否认,其成长中仍有些不足,仅作为一个案例分享,或许一些做法可以借鉴,抑或是能带给其他业者一些启发。

     七年后东百元洪摒弃低端业态

    2007年5月,东百元洪城正式开业,也是东百集团首度进军台江商圈。当时,东百元洪购物广场招牌的英文说明中附上的是“SHOPPINGMALL”,以百货起家的东百,却并未在之后的运营中体现出这一定位。

    加之此前东百接手元洪城设置的“秀水街”、此前存在的文体批发等业态,都不可避免让其定位长期处于杂乱的尴尬位置。

    2013年7月,“秀水街”正式完成其历史过渡使命,东百元洪启动招商,摒弃低端业态,直奔改变原先整体业态不搭调的局面。在随后的2014年,东百元洪城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引进独有的餐饮品牌,赚足人气。

    “去年新进驻的就有水货、港龙巴士、思幕昔等十几家品牌餐饮。”东百元洪相关负责人称,到目前为止,今年已有四家餐饮入驻。

    东南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一到饭点,各家餐饮是人气爆棚,多样性的选择和独有的品牌,足以让其赢得不少财气。去年10月底,东百元洪与淘点点合作带动了餐饮区的人气和业绩,活动期间日均客流递增70%,销售业绩同比递增近30%。

    据介绍,东百元洪如今是逐渐向“SHOPPINGMALL”这一定位迈进,更多的举措也在酝酿之中。

    可由于品牌同质化严重,在福州不同的购物中心,消费者难免会得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东百元洪光是在餐饮这块,就有意识地引进了一些例如水货、港龙巴士等此前福州未有的品牌。

     用多场大中型活动吸引人气

    除了餐饮外,东百元洪还有不少花尽心思的举措。光是2014年,20多场大中型活动,形式创新,噱头吸引力大,客流同比去年翻一倍。

    “用活动营造氛围,吸引客流,以这样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价格营销的短板。”业内坦承,此前东百元洪做的一些活动确实有新意,也让不少同行随后跟随模仿。

    上述负责人称,去年10月首次在福州商场引入“熊出没”话剧巡演,吸引了来自福州及周边县市的家庭,当日客流突破历史新高。而去年年底打造福州首个“糖果王国”,创下了东百元洪城开业以来“单日客流量最高、单日业绩最高、单档活动业绩客流成效最好、通宵延续时间最长”的历史纪录。

    “如今的购物中心,不能仅仅保证收租率,而是要让商户有可持续的客流量。”业内称,与商户互相支持,在互动的过程中真正把生意做起来才是关键。

    “对于入驻的商户,在活动时要制造一些热点,提高品牌的曝光率。”上述负责人称,这是互惠互利,随着人气攀升,业绩明显递增,一些知名品牌从原先的折扣店定位,已转变为A类店。同时,标杆品牌级别也在今年进行了升级,货品都将得到更新提升。

    不仅如此,商场还在停车方面做足了功夫,例如改变车流动线,重新设置停车场出入口,让车流要绕到商场后面江滨的一面,改变原先大客流路口都集中在商场前端的局限。

    “此前在商场后面广场的一些游乐场业态被砍掉,增加停车位近200个。”上述负责人称,对于原先陈旧乏味的地下停车场,则增加彩虹壁画,按七种颜色来区分设置停车场,让顾客更容易找到原先停车的位置。

    不断推出的组合拳,能否持续改变东百元洪购物中心的人气和业绩还有待观察。

     专家分析

     受挫的共同特点是差异化不明显

    无论是开业7年仍难聚集人气的冠亚广场,风光半年后迎来阵痛期的乐都汇还是进军榕城百货业受挫的世茂星天地,他们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差异化不明显。

    福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认为,避免同质化是一个商城有别于其他商城的一个重要发展考虑。当商城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和文化定位时,就能在商圈中“鹤立鸡群”,这样就抓住了消费者的新奇心理,吸引消费者前来,聚拢来的人气自然也就带动了商城的消费。

    而台江区经贸局局长江思毅认为,外部环境对世茂星天地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茶亭街改造后的商业布局不是太理想,建设程度相对滞后,周边的人气也不太旺盛,商业氛围不够浓郁。另外,世茂星天地处在地下负一层,地理位置不够优越,商城结构面积较小,想要发展也较为困难。除此之外,企业的定位对商城未来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东街商圈没落致冠亚广场“马太效应

    随着东街商圈的逐渐没落,位于鼓楼区毗邻东街口的冠亚广场也在走下坡路。

    鼓楼区政府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每个临近商城的发展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原本在福州具有商圈霸主地位的东街商圈近年来因为地铁建设造成交通不便,人气骤降。而依托东街商圈发展的冠亚广场自然就随之没落。在经济学中,这是一种“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剖开外部因素,冠亚广场本身的商业开发定位也有问题,商业格局较为低端,发展的局限性比较大。

    除此之外,冠亚广场与其他的商城不一样,因为开发商把产权卖给了众多私人业主,造成了产权分散,而产权的分散使得业主们各自为政,没有主力商户来提升整体的商业价值。

     先施大厦发展需引进餐饮等业态

    而同样位于鼓楼区的先施大厦在近年的发展也是极为不顺。

    鼓楼区政府相关人士指出,先施大厦在五一路上就像是一个孤立的商业地带,没有很好地融入鼓楼区商业圈,大厦体量小,人气不旺是其难以施展的原因之一。先施大厦要想突破目前的瓶颈,应逐渐淘汰零售业态,引进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类业态,还要完善周边的配套设施,比如改善停车不便的问题。此外,企业在未来的调整中要与毗邻的正祥中心形成差异化,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福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筱文看来,一个商城发展好坏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首先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其次是密集的楼盘,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群体,最后就是产品定位以及价格定位。

    记者 夏菁 徐昕昀/文 刘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