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东埔镇发挥港口优势助推滨海新城崛起

27.05.2016  16:00

  近年来,东埔镇按照北岸开发区“东城西港”的战略布局,围绕“港口立区、工贸兴区”发展战略,以“清新东埔、产业强镇”为目标,推进港口建设,发展临港产业,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

  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99亿元,比增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9亿元,比增21.75%,财政总收入4.2473亿元,比增24.92%。

  ■港口建设引领发展

  作为全市港口发展的前沿阵地,东埔镇抓住“港口觉醒”的契机,开发东吴作业区和罗屿作业区,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步伐,发挥港口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化。

  在罗屿作业区,车流穿梭,吊机舞臂,机声轰鸣,码头泊位连片开发气势如虹。这个原本只有0.86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将建成4.6平方公里的港口作业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8个深水码头建设,其中2个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铁矿石专用码头。

  作为我省“两集两散两液”港口布局中“一散”的核心作业区,罗屿岛规划建设15个5万吨至40万吨级大中型干散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总投资15.6亿元的9#、10#泊位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届时两个泊位吞吐量预计可达到4000万吨。

  随着罗屿作业区的开发建设,东埔镇的港口优势日益凸显。东吴作业区东1#、东2#泊位码头水工主体于2013年2月投入使用,2013年实现吞吐量511.8万吨,2014年吞吐量达1152万吨(占当年度莆田市港口吞吐量3070万吨的37%),2015年吞吐量突破1200万吨,目前,4#~6#泊位工程正在推进中;总投资21.7亿元的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建设顺利竣工,是“北煤南运”战略重大支撑项目,规划建成年吞吐量为8000万吨的大型煤炭物流中转基地,二期工程建设的3.5万吨级装船泊位已完成50%以上的沉箱预制;总投资30亿元的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按序时推进,该项目于2012年8月动工,建成后可乘潮通航40万吨级散货船。

  伴随着港口大开发的纵深推进,东埔镇加强路网建设,交通路网日臻完善。城港大道二期全线通车,并实现与东吴路的衔接交汇,湄洲湾港口铁路东吴支线实现通车运营,滨海大道国投段一期工程、东吴中大道二期项目顺利竣工;东吴西大道陆域配套工程、电厂二期、湄洲湾港口铁路国投煤炭码头支线及罗屿支线、罗屿铁路桥、滨海大道二期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东城路、西城路已实现通车,构建陆上、海上大交通,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

  作为莆田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罗屿大桥已基本竣工,总投资1.7亿多元。罗屿大桥直通罗屿岛,与向莆铁路、福厦线等集疏运通道对接。该桥通车运行后,不仅能为罗屿作业区港口腹地的纵深扩展提供条件,也将逐步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东西联动的有利局面,对北岸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完善地区综合运输系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