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新闻眼:省人大专题询问 直面问题不务虚

25.09.2014  13:20

东南新闻眼,我们聚焦今天省人大召开的这场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题询问会。"择校热"、"大班额"如何解决?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怎么还那么大?教育投入力度能不能再大点?针对民众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在专题询问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当面询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于没有正面回应问询的,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还"麻辣"追问,不留面子。


      (同期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长平: 福建省政府提出来要科学布局义务教育的学校。我想请问下一步如何实现学校和新区开发新建居民区的同步规划。) (同期声,省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最近会同有关部门牵头制订一个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里面具体提出来就是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实行常住人口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的范畴) 目前,我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9%、98.72%。2013-2014学年,我省共接收85.1万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近九成,占全省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3%。  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下一步随迁子女如何就近入学、入好学,成为委员和代表们提问的热点。 (同期声,省教育厅副厅长,黄红武:主要就是公平入学。各地普遍实行由家长自主申请,结合电脑派位的方式,组织随迁子女入学。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择校热",择校的根本在择师,优质教师资源不能"动起来",也就无法从源头上破解择校难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林:好教师这些优质资源怎么向薄弱校流动?)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乙熙:每年老师流动不低于10%,但到基层有两种反映,一种认为是杯水车薪,难以解渴。再一个反映是认为只听打雷不见下雨。今后如何解决怎么办?)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平: 正在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通过让优质教师通过教研,通过管理带动薄弱学校的老师。所以我们想总体上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得老师整体水平都能够提升,这里优先考虑薄弱学校,优先考虑农村学校的老师配置。) 在两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中,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还就教育乱收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小规模学校公共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询问,应询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复,对于在应答中没有正面回应的,委员们当场提出意见,"麻辣"追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谦:我觉得你的回答也没错,但是针对性不强。回答时要针对委员提问,他想要了解的不均衡发展,怎么解决不均衡,如果只是面上的回答,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没有说到委员关心的,就没有完整的表达。)   这次专题询问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将形成审议意见交由省政府研究办理,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将跟踪监督。目前,《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已经报送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我省将加大财政投入,有效调配教育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确保到2017年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任务。 


编辑:王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