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看世遗丨来自世界双遗产地的美景

17.07.2021  13:11

  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开幕。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首次申遗成功至今,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和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今天的太空看世遗带你走进武夷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一起领略卫星视角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风采。

  图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武夷山上有仙灵 山下寒流曲曲清

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

1999年12月1日

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图为武夷山。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游客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乘竹筏游览。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

它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峭立的奇峰映衬着清澈的河水

构成一幅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

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

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

堪称世界一绝

  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桐木关附近青山白雪相映成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桐木关附近,群山被白雪覆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这里保存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 最典型 面积最大的

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武夷山还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

和“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野生猕猴。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山林中拍摄的一只幼蛙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现有的文化遗产多达8处

有国内外发现年代最早的悬棺遗址

还有西汉闽越国时期的王城遗址

有影响远及东亚 东南亚的朱子理学文化等

都是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

  这是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内的朱熹雕像。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外景。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武夷山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浑然天成的山水风貌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造就世界典范

双世遗”的桂冠

使武夷山闻名全国乃至世界

  夕阳照射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丹霞群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桐木关附近,群山被白雪覆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巍巍岱宗 华夏所詹

雄峙天东 五岳独尊

泰山

自古被尊为“华夏神山

198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图为泰山。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初冬的泰山。新华网发(杨忠 摄)

泰山的风景以壮丽而著称

累叠的山势

厚重的形体

苍松巨石的烘托

云烟霞光的变化

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

静穆中透着神奇

是中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朝霞满天,山河壮丽。新华网发(姜东涛 摄)

  霞光犹如一双神奇的手。徐徐拉开了柔软的帷幕。新华网发(葛遵瑞 摄)

据不完全统计

泰山现存古遗址近百处

古建筑群20多处

其中泰山岱庙天殿与北京故宫齐名

被称为“中国三大宫殿”之一

泰山的石刻碑碣

数量众多 保存完好

共有2000多处

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

  泰山景色。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泰山日出壮观而动人心弦。新华网发(姜东涛 摄)

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渗入泰山壮丽雄浑的自然风景中

形成了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独特的泰山风景

这种美不仅在中国

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晚霞从天空的边际慢慢地晕染开。新华网发(葛遵瑞 摄)

  初冬的泰山。新华网发(杨忠 摄)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以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冬雪“五绝

闻名于世的黄山

被誉为“震荡国中第一奇山

1990年12月12日

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图为黄山。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黄山风景区卧云峰处拍摄的瀑布流云奇观。新华社发 施亚磊 摄

黄山的奇

奇在奇松 奇石 奇峰

奇松如蛟龙睡狮 似巨柱擎天

奇石千姿百态 巧夺天工

奇峰惟妙惟肖 浑然天成

一峰一姿 一石一态 一松一画

都充满了美意

当这一切都漂浮在云海中时

便宛如置身梦境

令人飘飘欲仙 心驰神往

  黄山风景区出现大面积云海景观。新华网发 李金刚 摄

  黄山风景区始信峰拍摄的“瀑布流云”奇观 新华社发(施广德 摄)

黄山的美

从古自今引得无数诗人 艺术家为之陶醉

从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间

两万多首诗词赞美黄山

在这里孕育的“黄山画派

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深远

他们用丹青描仙境

从山山水水中不断汲取灵感

亦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

  黄山风景区雪景。新华网发(王新来 摄)

  安徽黄山风景区拍摄的壮美日出云海景观。新华网发(水从泽 摄)

  安徽黄山风景区拍摄的壮美日出云海景观。新华网发(水从泽 摄)

  黄山风景区雪景。新华网发(段雪峰 摄)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峨眉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1996年12月6日

峨眉山-乐山大佛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图为峨眉山。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峨眉山巅。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公元1世纪

在秀丽的峨眉山巅

第一座佛教寺院落成

佛教的传播 寺庙的兴建和繁荣

为峨眉山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

  图为峨眉山金顶。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朝霞中的峨眉山金顶。新华网 黎涛 摄

乐山大佛

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

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

始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

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

  图为乐山大佛。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

有“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乐山大佛景区。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乐山大佛景区。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大佛为弥勒倚坐像

雕刻细致 线条流畅 气势恢宏

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佛座南北的两壁上

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

  乐山大佛。新华网发 李昕锋 摄

峨眉山的神奇

还在于它保存了自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

为地壳及生物演变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

这里植被丰富 物种繁多

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 可谓应有尽有

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峨眉山金顶盛开的杜鹃花。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峨眉山云海。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峨眉山的佛教文化 寺庙建筑 自然景观

有机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使这座佛国仙山

更加虚幻莫测

  庙宇上空的星轨(延时拍摄)。新华网 黎涛 摄

  中国世界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缩影,既是中国人民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也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媒介。透过数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长镜头,中国世界遗产蕴含的独特智慧和永恒启示,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景仰,也有利于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共识。

监制:敖春磊

策划:程立葳

制作:袁羽 实习生 潘雨曦

卫星数据来源: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