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社科院院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目标在共赢

11.02.2015  17:33

  福建新闻网泉州2月11日电 (记者 孙虹)“认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理论研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海丝沿线各国专家学者的共同责任。”11日,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帆在福建泉州表示,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合作共赢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于此间召开。张帆在大会演讲中指出,举办这次国际研讨会,就是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从学术的角度,就“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探索增进相互了解、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两大倡议,旨在继承和弘扬“开放包容、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古代丝路精神。张帆认为,“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融通古今、联结中外,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路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了古老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课题研究既具挑战性,更有吸引力。”张帆从时空性、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互利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研究的特性。他建议,研究学者要意识到这个历史课题拥有着巨大容量,着力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核心价值,着力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交往的历史,着力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形成跨文化、跨领域的成功经验,着力研究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时代意义,推进建立多维度的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形成开放合作理念,不断拓展彼此合作空间,有序引导海丝沿线国家包容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

  张帆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需要从多角度、多领域和多视野开展深入研究,集合各学科专业专家学者的智慧,共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路径,找到共同利益交汇点,促进合作共识,拓宽合作领域,促进海丝国家相互了解,共同造福沿线民众,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不断扩展地缘共有的利益空间。

  此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涵盖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地缘优势和利益追求不尽一致。张帆称,“开展这一重要课题研究,应秉持开放包容、双向互动、互利共赢、光明结合的原则,促进文化互通、文明互建,不断扩展共同利益空间。

  “海丝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这些特征都决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研究必须具有包容精神。”张帆表示,我们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立足于最大限度的共识,共同推动各自文明的创新发展,使之成为促进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纽带。

  张帆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共同的的历史记忆、共通的情感纽带,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他呼吁丝路沿线国家研究学者携起手来,共谋发展大局,共商发展大计,为增进相互了解、达成更多共识、扩大互利共赢,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