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一张“闪亮”世界的旅游名片

04.07.2014  11:57

  本月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将迎来四年一次的中期评估。这对于我市的旅游大产业而言将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2010年10月,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从此,这片含蓄而多姿的山海向世人展现着它丰富的内蕴、别样的风采。四年来,宁德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成果斐然,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宽更远天地的一个重要载体。

  山川多隽秀,姿采世间绝。每一个园区的风景特色鲜明,每一处地貌的结构鬼斧神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由白水洋、太姥山和白云山三个园区组成。总面积2660.34平方公里。以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床侵蚀地貌、海蚀地貌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山海川岛湖林洞”的奇特景观,此等美景世所稀有,具有极高的科学意义及美学价值。

  山海交响,地质画廊。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以来,我市秉承保护与开发并行的原则,将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打造成一个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载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考、科教、观光览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在千万年自然演进的基础上,赋予了它新的活力。

  四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民币4亿多元,极大地改变了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白云山园区各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拔地而起,愈加完善;3.5千米地学科考线路,让游客零距离领略自然之奇,风景之美;占地2000平方米的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藏山纳海,详尽解读每一种地貌的特征;9.45千米的景区观光车道环山延展,静迎八方来客。白水洋园区依势而为,不断扩大园区的容量,提升服务质量。改扩建停车场,整修道路,完善观景台、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标示标牌系统、栈道、步游道、水广场、环卫系统、娱乐中心、防洪预警系统等设施;对河道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整治……园区建设风生水起。太姥山园区重视提升园区游客服务中心,新建白茶文化体验馆,重新设计和建设标示系统,更新环保设备,改建公厕……“老牌”风景名胜区焕发新生机。

  四年来,各个园区以点带面,不断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活一方经济。截至2013年,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人数达291.95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1.1亿元。随着公园的建立,给当地吃、住、行、购等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公园周边的星级宾馆、家庭旅馆以及具地方特色风味餐馆、农特产品销售商铺等不断增加,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至2013年,公园带动新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3.8万人,园区内原住民年均人收入达1.1万元。

  四年来,公园注重地质遗迹保护,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充分利用各个平台,提升公园知名度。在各园区的重要地质遗迹点、古树名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地设立保护说明牌;致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活动,通过与广大游客及中小学生的频繁互动,普及地质知识,提升公众认识。此外,公园还通过三年连续举办文化旅游节扩大公园的影响力,谋求旅游新合作;先后有73家各类新闻媒体和300多家省内外旅行社代表来公园考察旅游线路;举办了旅游推介会,共与42家省内外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与7家企业签订了旅游开发项目……整体推进,多面营销,极大推动公园的全面发展。

  山海乘风,扬诸四方。四年是一个句读,是一次承上启下的转折。顺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未来将更加璀璨多彩。(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