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住房日:有气候特点的住所提升旅行体验感

03.10.2016  16:33
叶子房、无窗房、尖顶房、仓房、雪屋......外出旅行住哪儿?为什么有那么多形式各异的住房?特色鲜明的各种住房反映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差异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生动体现。今天(2016年10月3日)是世界住房日,和小编一起去欣赏不同气候条件下,凝聚人类智慧的不同住房吧。  

 

   住房设计中的生物气候学

  气候和地域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地域关系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63年,V·奥戈雅所著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概括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将满足人体生物舒适感觉(冷、热、干、湿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认为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生物→技术→建筑的过程。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较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建筑设计。印度的柯里亚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方法论。从生物气候学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多形式各异的住房

  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气温和降水有不同特点,为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条件,人们建造了不同形式的住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赤道两侧热带地区:叶子房

  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房屋就要尽量通风和降温。例如,太平洋上的岛国西萨摩亚,农村住房是用一根根树干围起来,成圆形或椭圆形,顶上覆盖着椰子叶,房子没有墙,四面通风。

   热带沙漠地区:无窗房

  热带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晴朗少云,白天阳光强烈照射,气温迅速升高,晚上气温又迅速下降,昼夜温差大。干燥的气候对房屋防雨的要求较低,而炎热的夏季对房屋防暑的要求则较高。例如,撒哈拉沙漠的房屋有着厚厚的泥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窗户。这样,白天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晚上可以使热量不会迅速散失。

   北极圈附近:雪屋

  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常用雪垒成砖,做成圆顶雪屋。房屋做成后,在室内烧一把火,雪砖就会融化,将砖间的空隙密封;再在雪下挖一个通道进入屋内。这种雪下通道使冷空气不易进入室内,而暖空气却可聚集在圆顶屋内。因纽特人常爱半赤裸居住在圆顶屋内,除了留一个小孔通气外,由于圆顶屋密封得好,人的体温和一小盏油灯的热量,就能使室内温度升高。

   亚洲温带草原:蒙古包

  亚洲温带草原上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是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制成的帐篷,容易拆卸和捆扎成包。温带草原夜间气温低,蒙古包封闭性强。

   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仓房

  我国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极少降雨,房屋不用考虑降雨问题,所以屋顶是平坦的,可以利用来曝晒粮食。秘鲁利马地区的房屋也是平顶的,没有屋檐,屋顶周围砌上一道矮墙,即成为露天仓库。货物堆在露天,只受日晒,不用担心雨淋。

   热带季风区:高脚楼

  热带季风区,如中南半岛、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湘西、黔西南的苗族地区,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尤其在雨季就更加潮湿,地势较低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住房要求防潮去湿。当地盛行一种高脚楼,下层作畜舍,上层住人,既凉爽通风,又可使住房较干爽,还可以避免蛇兽侵害。

   我国东部季风区:尖顶房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多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所以房屋尽可能坐北朝南。在江南多雨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窗户也大而多,以便通风。

   黄土高原:窑洞

  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就地取材,在黄土崖下边凿一洞而居。“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特别在冬季,能抵御寒风的侵袭。窑洞之所以有冬暖夏凉的功用,主要是因为土壤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随着入地深度的增加,温度的昼夜和季节变化的幅度便剧减,而且最冷和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同时后延。

   我国东南沿海:骑楼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夏季阳光强烈,降雨较多。街道两旁的房屋,从二楼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一道行人走廊。行人在“骑楼”下来往,既可遮荫,又可避雨。

   世界住房日由来

  为了唤起人们对自身住房状况和拥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的关注,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WorldHabitatDay),又称“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