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简政放权:需严抓落实 防止“越减越肥”

06.06.2014  09:45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阚枫)近日,国务院决定取消下放5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方面,中国官方再次推出新举措。专家分析,简政放权需要法治护航,防止“越减越肥”现象。此外,保障改革惠及民生,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严抓政策落实。

以简政放权稳增长系着眼长远

6月5日,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科学报告会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开幕,诸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主题进行理论探讨。

近期,简政放权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热点话题。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取消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并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当前政府简政放权问题发表了看法。

本届政府开局以来,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权限,希望通过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任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说,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需要更大的突破。

如专家所言,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将简政放权作为主攻方向,至今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8项,简政放权成为政府改革的”先手棋“。虽然简政放权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舆论中也有观点认为,通过简政放权来稳增长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相对于过去的刺激政策,简政放权对于经济的利好效果见效相对较慢,但这是放眼长远的措施。

中国经济政策必须要放眼长远,而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优先工作,这是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运行状态、所处阶段、突出矛盾的综合考虑结果。” 慕海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