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我们离安全城市还有多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环境与天气气候逐渐发生改变。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内涝、高温、雷电灾害、雾-霾等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城市,给城市安全问题带来巨大挑战。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城市气象灾害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环节?中国气象网围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的关键问题,邀请两位专家走进演播室进行专访。
嘉 宾: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李青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艳
采访人:
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赵晓妮
记者: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这个主题的意义在哪里?
郑艳: 安全是人们衣食住行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基本需求。“建设安全城市”是保护30多年城市化进程的改革开放成果、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减少灾害风险”则是最终目的。今年这个主题,首先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重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城市化进程到了一个中高级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激增,不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灾害风险的放大效应等,人们对生命财产的安全需求的意识已经超过了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防灾减灾的主体是谁?传统上,我国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开展防灾减灾。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日益凸显,德国学者贝克提出现代社会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社会”,这就需要政府有高度的风险治理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资源调配能力,同时对于城市政府和社会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制度环境、政策立法、社会组织等方面都跟得上,尤其是培养社区层面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意识。
针对减小灾害风险,国际社会提倡建设“韧性城市”,如纽约适应计划等国际案例。其主要特点在于拥有能够从变化和不利影响中反弹的能力,以及对于困难情境的预防、准备、响应及快速恢复的能力。“韧性城市”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前瞻思维,需要一个科学理性的决策过程,这在西方国家中有一些好的案例值得借鉴。
李青春: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区。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后损失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的广泛性。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城市安全问题、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家战略问题。
无数事例已经表明,我国城市处于从风险向危机的转化期,而城市整体的防灾减灾功能滞后,与城市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城市防灾减灾应贯穿在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要防患于未然,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对城市规划、建设安全城市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这个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气象灾害呈现哪些新变化?灾害防御面临怎样的新形势?
李青春: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使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对城市生命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城市基础设施还远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产和基础设施的高度密集,使城市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或城市群)对生态环境和局地天气气候特征产生的影响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有不利天气出现,极易造成各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城市内涝灾害。 由于城市地表为大面积的不透水下垫面、城区的下凹式立交桥、地下设施围挡防水措施不足,以及排水设施设计标准低和改造进度缓慢等问题,一旦发生暴雨,一些地区就会形成严重积水,影响城市交通,危害公共设施,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故障,甚至导致市民伤亡事件发生。例如2004年的北京“7·10”暴雨,之后的城市暴雨灾害也多次发生,2011年“6·23”城西大暴雨,2012年“7·21”特大暴雨等等。
高温酷暑加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高温酷暑引发的灾害加重。对于室外工作者、体弱者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加剧干旱和供水供电紧张。
雷电灾害增多。 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大是发生在城市的对流性天气增多,雷暴日数也随之增多,导致雷电天气造成的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强风灾害时有发生。 由于城市高层建筑林立,在一定环境风场条件下,高层建筑间出现的“狭管效应”,导致街巷内出现瞬时强风现象,时常出现户外广告牌树木设施和杂物被风刮掉刮倒,造成意外伤害等事故。
雾与霾增多。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排放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多,霾的发生日数明显增多。
郑艳: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传统灾害风险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长期性,更加难以预测和防范,传统的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已经无法单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压力需要更多政府部门及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构建多目标、多主体、多部门协同的综合风险治理体系。
记者:面对城市气象灾害的新形势新变化,气象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有哪些科技成果的应用?
李青春: 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支撑现代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北京市气象局把建立无缝隙客观预报系统作为提高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城市气象研究所建立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BJ-RUC、短时-临近预报系统BJ-ANC,为首都大城市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精细化预报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近期,完成了“0-1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提升工程”的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及预报系统研发工作,已陆续投入业务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支撑能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暴雨天气监测、短期-短时预报预警平台,还将要进一步实现暴雨预报向城市暴雨沥涝灾害预警的延伸,提高暴雨天气预警的针对性和可用性。另外,灾害天气的成因极为复杂,围绕灾害天气的形成机理,开展大量的地形、城市影响等方面基础性研究工作。
同时,气象部门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北京市气象局与国家城市规划委员会合作,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形成《城市总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城市生态安全目标等。想方设法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要考虑气象因素和灾害风险。另外,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分灾种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基于3S技术的精细化气象风险区划。明确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我们还尝试开展城市热岛监测和影响评估等工作。
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天气预报报准,把预警做好,尽量做到定量定点定时精准预报。这也是我们最核心的工作。
记者:国家提倡建设海绵城市,目前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也在多地轰轰烈烈开展,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青春: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在城市内涝问题太突出,建设海绵城市迫在眉睫。去年8月10日,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气象部门的任务就是做好准确降水天气的预报预测气象服务。
海绵城市成套技术,包括“渗、滞、蓄、用、排”,即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洪涝减灾防治、面源污染减控、生态环境改善等。比如在北京,奥运中心区采用透水地面铺装,水科学院屋顶花园、奥运中心区建设下凹式绿地,建设了左安门泵站地下调蓄池、北坞村砂石坑、海淀公园雨水调蓄池等,都是全方位打造“海绵城市”的举措。
北京市还将开展雨洪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利用公园、居民区、绿化带等设施,建设透水砖、下凹式绿地等雨水吸纳、利用工程,继续全方位打造“海绵城市”。
记者:城市不仅有“面子”还有“里子”,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很多城市在规划和管理都存在弱项。城市的扩张与发展不可避免,而且我国各地城市发展千差万别,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与防灾减灾的矛盾?
李青春: 很难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与防灾减灾矛盾的方案,但我们也要努力去做、逐步推进。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一环,从城市规划设计的初期阶段就要把安全问题、灾害风险纳入其中。防灾减灾理念要贯穿整个规划过程,要加强防灾规划和各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
其次,城市防灾规划需要科技支撑。要不断研究和认知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发生、演变的规律,加强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为城市防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有针对性改进现有的城市格局,改进薄弱环节和有风险的地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郑艳: 提升适应能力的努力需要与地方长期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具体行业、地域和群体设计更有瞄准性的适应项目,在适应规划中注重发挥发展与适应的协同效应、避免发展引发的脆弱性或潜在风险。同时要推进“多规合一”,把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划整合到一起,否则大家就会各干各的,无法形成合力。
针对不同的领域,我们建议从不同的方式着手:比如城市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领域,提升城市建筑的气候风险防护和设计标准;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供排水系统,城市水系、河流、湖泊,道路、桥梁、路面,城市绿地、森林、湿地、公园系统等的风险预防和设计;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从监测、预警,健康、疾病救护、社区保健,应急决策和信息平台,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等方面加强。
记者:2015年5月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研报告》显示,城市居民中,做好基本防灾准备的不到4%。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应分别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并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
郑艳: 北京“7·21”暴雨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一方面暴露出极端天气事件下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应对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薄弱有关。因此,防灾意识和应急演练要从孩子抓起。比如我孩子借读的美国公立中学,一年内组织了至少四至五次应急演习,包括火灾、恐怖袭击、枪击事件等不同情况,还多次邀请当地警察来学校授课。演练有时候比回答一张科普问卷有用得多,因为你“跑”过一次就不怕了。同时要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法律保障,要提升预警能力和公众配合。
李青春: 公众的安全文化素质与减灾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防灾减灾工作的效果。气象部门一直在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工作。比如北京市气象局每年利用“3·23气象日”“5·12国家减灾日”“科学宣传周”,组织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利用街道、社区宣传板报、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气象科普馆参观活动等进行气象减灾科普宣传。
此外,我们开展制定气象安全社区标准,推进气象安全示范社区评选、气象减灾防灾科普示范社区认证等工作,以此提高城市居民的气象减灾安全文化素质和提升市民的防灾避险能力。
当然,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还需要全社会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