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谊会:若有预警 福州市雾霾强度可降低30%

19.01.2015  10:40

  昨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举行,大批专家首次来榕。

  新增两项会员服务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联谊会去年各项工作成果,制定今年发展计划,展望未来几年发展愿景。

  为解决千人专家的实际问题,大会发布两项全新的会员服务。

  一是联谊会官方微信平台。企业或人才只要扫一扫“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二维码,或者用微信添加lianyihui_1000plan,登录微信公众号后,非会员可以享受联谊会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包括联谊会动态、往期活动、诚聘英才等子栏目;科技服务包括成果转化、创业培训、投融资服务、创业考察、国际引才等子栏目。国际引才栏目又可以分为千人计划引才战略介绍、引才政策介绍、我要引才和我要回国等栏目。

  二是公布了千人高端医疗保险的购买渠道,为专家们提供定制健康服务。

  希望“千人计划”专家

  助力自贸区发展

  主办方表示,大会在榕举行,对于推进福州招才引智工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快建设海西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专家们为福州人才工作多提意见,带动更多的海外英才到福州发展,让更多创新成果在福州转化。

  联谊会会长施一公表示,将密切跟踪福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动员引导更多的“千人计划”专家学者关注海西、助力福州,为推动福州自贸园区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施一公还说,希望通过PM2.5特别防治小组的研究、地方政府的努力,北京的空气也能像福州一样清新。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福州共拥有各类人才104.2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人(含二次引进9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百人计划”专家36人(团队),省第一批特支人才和优秀人才3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9人。

  若有效预警

  雾霾强度可降30%

  “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甘中学在现场向参会专家介绍了PM2.5特别防治小组的工作情况及最新研究成果。他表示,如果能够有效提前预警,可以降低10%~30%的雾霾强度。

  据介绍,PM2.5特别防治小组是在中组部等中央部委支持下成立的,目前由70多名“千人计划”专家、10名“万人计划”专家、6名院士组成,争取为PM2.5污染防治提出建议和治理方案。防治小组又分为大气环境污染研究组、传感组、过程治理组、能源结构组、政策法规组、全民普及组。

  甘中学介绍,去年初,防治小组相继和保定、廊坊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完成了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PALM)的推演和试用,完成了手机预警预报APP,提前预警了APEC期间河北省的重雾霾天气,完成了国内首创的空气污染正向预报和反向溯源及微信服务公众平台。小组还完成了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来源解析、排放清单、空气容量等一些列成果,并在APEC期间24小时监测廊坊空气,提出预警意见。

  今年计划推出

  健康出行指导APP

  防治小组有许多新发现:在保定和廊坊附近发现了有机气溶胶在地区空气的主导作用,发现农村氨气对PM2.5的贡献比通常说法要大,发现了气溶胶混杂的方向及对能见度的影响;发现水雾蒸汽超过72%以后,对二次放大的集聚效应达7倍以上;逐步发现了雾霾积累的规律。这些都对提前预警起到重要作用。

  防治小组还完成了智能环境立体监测网,逐渐把天气预测一体化,有助靶向治理,该技术目前已在廊坊试用,大概三年时间可以见到成效。小组完成的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PALM)可以起到预测模拟、预警预报、短期减排、长期能源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预报准确度达65%至70%。

  甘中学说,防治小组未来有三大计划:完成廊坊、保定持续治理的落地,目前治理刚刚开始,希望能发挥实效;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智库,进一步提供建议和人才支持;在典型城市推行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PALM)。

  今年,小组计划推出健康出行指导APP,尽快普及到大众;同时推行微环境净化,让汽车里、办公室、家庭环境能够首先实现局部净化。

  (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