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析生物传感研讨会在福大召开 专家揭秘前沿纳米DNA技术

09.11.2015  23:36

新闻中心讯/ 11月5日,由英国皇家化学协会(RSC)主办的年度国际分析生物传感器大会在福州大学明德厅隆重召开。数十名海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生物学传感器技术最前沿的研究课题。

上午9时,英国皇家化学协会会员Kathleen女士发表开幕宣讲。她表示这是该国际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同时她也祝愿在科研领域上,各级政府之间加强合作,为生物科学更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率先登场的是来自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Karen教授。她讲诉了自己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介质表面扩张的拉曼效应(SERS)的最新研究成果。关于微观纳米级DNA分子聚合探测技术,更是第一次面向大众公开解说。来自南京大学的鞠熀先教授,则用简短的语言,从最简单的DNA转录翻译的自然过程开始,带领大家回顾了人类探索DNA的过程,然后话锋转向学术前沿:微观纳米级信号放大法DNA生物检测传感技术。“你看过去的DNA基本都是‘躺’在一个平面上,现在‘E-DNA’技术的成功应用,是让DNA们都‘站起来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樊春海教授,讲解的三维微观纳米级E-DNA模型,生动形象的解说获得了在场同学们的好评。

除了DNA技术之外,来自剑桥大学的Elizabeth教授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合成生物学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荧光和蛋白质的结合进行人体ATP含量的测量技术。来自厦门大学的杨朝勇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即时检验(POCT)技术上的研究。通过对于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力求通过气体测量的方法来达到检测目的,减少对于电磁器械诊断疾病的依赖性。

讲座得到了很多同学的热烈反响。同学们纷纷向专家们了解介质结构的精细尺寸、物质合成的稳定性和未来不同的应用方向。专家们对同学们的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

Elizabeth教授表示,这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意义重大,“它必将激发更多热爱生命科学的人,去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

            来自2015级食品安全与药物化学的占园进同学表示,这一场学术沙龙对他有很大的帮助。“第一次接触这样前沿的学术科技,对我将来的科研有教大的启发。”(福州大学学生记者团 刘伟明)


研讨会现场    学生记者  王子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