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释流动性年内逆回购5150亿 专家:仍会降息
中新网2月13日电 (金融频道 于恋洋)2月1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16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七次使用该工具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累计逆回购金额已达5150亿元。在央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市场上传出“降息”猜测。专家表示,目前国际原料价格下跌,中国物价没有上涨压力,为央行“降准降息”提供巨大调整空间。
除去逆回购操作外,央行2月以来连续释放多项货币“宽松”信号:2月11日,央行在前期10省分支机构试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2月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国际原料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稍宽松利于经济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10日上午发布的1月CPI统计的数据,CPI同比涨幅只有0.8%,创下5年多来的新低。对此有外媒忧虑中国经济进入“通缩”,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姚志勇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通货紧缩”状态,因原油、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并不明显。
姚志勇解释,首先中国的物价还是正增长的,并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定义。而且,产品价格没有上涨主要是因为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下跌。所以,并不能简简单单的说中国开始“通货紧缩”。对制造业来说原油以及能源的下跌是成本的下行,并不是坏事情。
“现在通胀很低,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有好转,中国经济压力不大,美元坚挺的同时中国、欧洲货币都略有贬值,外汇的压力也相对较小,货币政策稍显宽松也不会造成物价的上行,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稍显宽松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姚志勇说道。
央行“降准降息”空间巨大 今年仍有很大可能降息
就近期媒体上流传近期央行将再次降息的传闻,姚志勇表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处于较高水平,有非常大的下调余地,甚至可以说降到个位数也是有可能的。基准利率也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基准利率都是0。
在姚志勇看来,“降准降息”的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目前物价没有上涨的压力。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既有空间也有可能,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是很大。
“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调控为主,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稳定环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货币政策在的走势上还是基本保持稳健原则,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度调整,但并不排除今年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但姚志勇也表示货币政策作用会维持半年,如果想要保持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结构改革,深化改革、完善市场、自由贸易区等政策才是中长期的有效政策。(中新网金融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