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力打造海丝创新共同体 与79国建立合作关系

14.10.2018  11:02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造海丝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吸引了诺贝尔奖得主、外籍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到来,协同攻关、抢占创新制高点,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到目前,我省与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今年6月,在福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论坛上,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等共携带170余项最前沿技术项目和20余个专家团队参与推介。目前,我省有龙岩学院、宏贯路桥、泉州国家孵化器等一批院所、企业,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的高端科研机构及科学家开展深入合作,已涌现一批合作成果。

  8月18日,在第三届厦门国际石墨烯创新与产业论坛上,石墨烯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沃夫也来参会。会上,这位诺奖得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学家们,共同分享石墨烯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经验。实际上,我省与诺沃肖沃夫的合作由来已久,成立于2014年的厦大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就是由厦门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合作共建的,并由其担任荣誉院长。

  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是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

  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自2014年起从德国、英国等世界一流工科院校引进汪凤翔、李俊等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150多人。特别是通过柔性引进来自德国、智利等国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作为中科院海西院卢嘉锡海外客座研究员或特聘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咨询评议、科研指导等,大大提升科研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推动一批“高精尖”成果落地,服务产业升级。此外,匈牙利福建商会等建立了“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联络站,福建农林大学等9家单位承担科技援外培训任务。

  联合科技攻关,诞生多项重大成果。我省积极组建一批高水平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厦门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合作共建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将研究院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构建了集“基础与关键技术开发—中试放大—产业化生产”于一体的新型开放式、国际化创新平台,建立全新的项目培育机制,突破了制约石墨烯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在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等领域取得进展。而石狮展耀纺织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涅夫斯基亚历山大及其团队合作,成立了泉州首家外籍院士工作站。

  科技园区为媒,我省着力建设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打造承接“一带一路”高新产业的载体和高地。

  通过省科技厅搭桥,鸿博光电与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等签约共建国内LED行业唯一的国际创新园—福州国家半导体照明国际创新园,并吸引以色列、俄罗斯等国企业参与建设。鸿博光电还将在波兰投资1亿美元建设中波科技产业园,汲取全球先进的研发成果、管理经验等。立足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国家级高新区等的开放优惠政策,省内还有旗滨集团、三钢集团等11家单位,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科技园区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区。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集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不断探索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的新经验。”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李珂)

【责任编辑:翁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