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作者林少川: “纪念胜利,请别忘记我们的海外乡亲”
蔡清渊、蔡竟昭、林少川(左一)与珍藏的史料合影。 (林少川 供)
新华网福州9月3日电(记者 王凡凡)“今天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这几天我一直很激动,想得最多的就是当年那些为抗战出钱出力甚至献出性命的海外乡亲,纪念胜利,真的不应该忘记他们。”
9月3日一早,打通《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作者林少川手机后,迎面传来的竟是这样一番急促热切的话语。
在刚刚过去的8月,一个特殊的事件,使这位华侨抗战史研究者重新进入人们视野:28日,菲律宾抗日侨领蔡彩映之孙蔡竟昭凭着保存了14年的手机号码,找到已辗转几个单位的林少川,出示了家中珍藏的《全菲华侨救国代表大会报告》,希望把它公诸于世,以此回击安倍晋三“拜鬼”行为,唤起全民爱国热情。而在14年前的2001年8月14日,蔡竟昭的伯父蔡清渊也曾致电时任泉州晚报记者的林少川,将载有“济南惨案”照片的《五月特刊》公诸于众。
“蔡彩映主编的1928年《五月特刊》是最早记录日军侵华罪证的一本刊物,也是海外乡亲积极参加抗战的一个见证,比1931年东北“9.18事变”及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都早,书中宣扬抗日,号召民众团结一致,抵御侵略者。而印制于1932年的《全菲华侨救国代表大会报告》则记录了当年菲律宾华侨的抗战宣言,提出:因长期受君主制影响,中国民众国家意识薄弱,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必要时华侨将当即回国,用鲜血换取国家的生存,” 林少川介绍说。
相关资料表明,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国侨界的第二次爱国热潮。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华侨救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将千百万华侨组织起来,汇成一股抗日的洪流。抗战期间,为祖国抗战捐款的华侨多达400多万人,数额高达13多亿元。大批华侨告别舒适温暖的家庭,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直接到达抗战最前线,以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这一波爱国热潮中,我们福建的海外乡亲表现尤其突出,李林、李子芳、陈嘉庚、李清泉等等都是闽籍,陈嘉庚先生当年组织回国的‘南侨机工’中也大部分是闽籍。”提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名词,林少川显然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