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不断绿化美化城市 岛内十处绿地变成游乐园

17.10.2015  12:55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郭瑜芬)厦门岛内的公共绿地众多,可以说是城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风景。然而部分市民还是有些遗憾:如果能在绿地上多走走坐一坐就好了。近日,记者从市绿化管理中心了解到,全市共有十处绿地完成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改造,使得原本只能站在一旁观赏的绿地变成可以休憩散步的游园。

  去年10月份,绿化管理中心的游园绿地改造项目开始施工,分别是公园东路中山公园前的绿地、金山路地块新景翡翠苑前节点绿地、金尚路莱茵花苑节点绿地等10处。在保持原有特色景观乔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了入口、休闲区域、景观游步道、观花地被等,并添加了硬质小路、平台坐凳等设施,方便居民活动。

  在这10处改造的绿地中,公园东路中山公园前的绿地是改造较多、面积较大的一个——9214平方米。这片绿地由三片较小的绿地组成。路面铺设了灰色的透水砖,路口立了车挡石,布设造型各异的石凳,方便居民休憩。在绿地中央的大树下,被特意改造成波浪状的混凝土台,其背后安放着抗战时期厦门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团体“血魂团”的纪念碑。

  又讯 最近,细心的市民在经过第一医院人行天桥时,会发现天桥的两侧装点上两条绿色的长带,三角梅悄然绽放。记者从市政园林局了解到,今年5月,市政园林局牵头进行全市人行天桥绿化试点工作。今年计划完工6座,目前已经完成5座,分别位于金尚路的金尚小区、林后和忠仑公园路口,湖滨西路、第一医院。剩下的火车站南广场天桥的绿化项目预计11月完工。

  据介绍,这6座天桥全部培植同一品种的三角梅。因为三角梅是厦门市的市花,且花期长,养护成本低,十分适合天桥绿化。

  记者了解到,此次5座人行天桥共用了约2300盆三角梅。为了节约水资源,这些三角梅全部使用滴灌灌溉,渗出的水统一被收集在一条管道之中排出,所以市民不用担心浇花时水滴会落到行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