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讲不好不愿意教 孩子你会说闽南语吗?

23.12.2015  10:43

   孩子,你会说闽南语吗?

  学习闽南语,对了解、传承闽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图为今年11月26日陈埭镇举办的闽南童谣说唱比赛。

   核心提示

  这学期即将结束,晋江陈埭溪边民族小学的闽南语水平测试也即将开展。报名的学生如果通过测试,会领到一本《等级证书》,同学们都将它视为荣誉。这已是溪边小学开展闽南语进课堂的第5个年头。不只有溪边小学,今年9月,晋江陈埭镇19所小学一、二年级以及1所幼儿园的学生也开始学起闽南语课程。陈埭的小学里有近85%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对于他们来说,每周一节的闽南语课是融入当地的起点。

  然而,当陈埭的小学生们开始讲闽南语时,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土生土长的泉州小朋友,却不讲甚至不会讲闽南语了。专家呼吁,普通话和闽南语并不对立,保护闽南语传承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陈灵 石伟琴 文/图

   现象篇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孩子不讲闽南语,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家长。他们或觉得孩子讲闽南语难融入学校环境,或认为自己讲不好,也不想教孩子。

   年轻父母讲不好 不愿意教孩子

  “从小到大,我只跟父母说闽南语,其他场合基本都说普通话,这导致很多闽南专有的词汇、俗语我都不会说了,只能用普通话音译,实在音译不了的,用普通话代替。”安溪的洪女士今年刚满30岁,和记者交谈时,已不能连贯地讲闽南语,遇到某些词汇也是用普通话替代。她用闽南语自嘲道:“鸡母屎,半黑白。”

  “我自己都说不好,也就不爱跟孩子说。”因此,她跟4岁的女儿一直都用普通话交流。“我老公是德化人,闽南语腔调和我老家的不同,有的我听不懂。认识他之后,我们夫妇也是用普通话交流的,他也就不和女儿说闽南语了。”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女儿今后不会说闽南语时,洪女士倒是有些许担忧,“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同学都说普通话。她只有回老家时,才能接触到闽南语。照这样长大,可能真的不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