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湖洋镇:山青水绿农民腰包鼓

08.12.2015  17:39

   闽西新闻网讯(通讯员 池威 郑嘉雯) 山峦起伏,百果飘香。1日,笔者来到上杭县湖洋镇文光村,只见眼前一个个硕大的橙子压弯了枝头。游客们正忙着采摘脐橙,农场主也忙着把摘下来的脐橙装入纸箱,现场一派丰收的喜悦。

  “1996年,我从外地回来的时候,这里山顶都是光秃秃的,而且崩岗很多,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一下大雨,像山洪暴发一样,沟里、溪里都是黄泥巴。”文光村绿然生态种植家庭农场主吴纪堂说道。经过不断水土保持建设,现在他的农场规模有100亩,其中脐橙70亩,水果品种有50多种,实现年值近200万元。

  在文光村的另一个山头宏泉生态园里,农场主钟树权告诉笔者,他也是水土流失治理受益者之一,现种有果树120多亩,有台湾蜜雪梨,蜜柚,脐橙等20多种水果,年收入60余万元。

  曾经,湖洋镇是上杭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乡镇之一,也是省、市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乡镇。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近两千万元接连实施了几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9万多亩,其中造林2500多亩、种草2100多亩、低效林改造2100多亩、封禁治理33000亩,并充分发挥当地土地资源、气候宜人的优势,大力发展以优质水果、毛竹、生态蔬菜为主的生态产业。

  如今,当地村民看到种植大户收入颇丰,也投入治理水土流失中,目前,仅文光村就有近40家果园,农民从业人数168人,带动农户数219户,每户果农年平均纯收入达12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山顶有松树、山腰有果树。”湖洋镇副镇长陈仁河说,“下一步,在巩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果基础上,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发展产业更加紧密结合,让山更青水更绿腰包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