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法院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27.10.2014  16:13
  “您别急,有话慢慢说……”10月23日,福建省上杭县法院接待了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因为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情绪非常激动,该院立案庭林庭长为李大爷递过一杯热水,耐心倾听,悉心疏导。经过一番劝解,老人气消了一大半,情绪也平和了。 “老人家,您今天先回去,明天我们会到您家,和您子女好好谈谈”。第二天一大早,林庭长和书记员驱车前往李大爷家中,将李大爷的两个儿子、儿媳召集围坐在一起,从聊家常开始和他们进行沟通,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劝说、开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是上杭法院调解亲民的一个片段。

  今年以来,上杭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情系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消弭分歧,真正做到司法为民。

                  快立案利民

  “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中午就可以回到家,下午还能干农活,真是太方便了。”9月18日上午,陈某10时5分来到法院立案,10时25分就办好了全部立案手续,拿到了开庭通知。

  原来,为了让当事人在立案阶段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跑一段路、少花一些钱,上杭法院开设便民导诉台、便民立案窗口,完善立案窗口服务功能,实现立案环节“一条龙”服务,并推行快速立案制度,即对立案审查、受理、收费、排期等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彻底改变以前当事人来法院立一件案件要待半天甚至一天的低效率现象。

  “这是诉讼费预收发票,若官司赢了,您到时候来办理退费就可以了。” 在立案大厅,面对来访群众,工作人员总是热情回应,为群众诉讼带来便利、送去温暖。同时诉讼服务中心增设了空调、饮水机、休息座椅 、老花眼镜等便民设施,并制作了《诉讼指南》、《民事诉讼举证指引》等20余种小册子,放在休息区内供当事人取阅,着力体现人性化服务。

                   严执行护民

  “林法官,执行款我这两天转过去,麻烦你赶紧帮我从失信黑名单中删除,我现在动车不能坐,飞机上不了,做生意也处处受限。”某执行案件的被申请人李某在购买机票时被拒后,主动联系法官,表示愿意全额支付执行款。蓝某也因买房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被告知处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还在社区公告栏中看到自己被列入“老赖”名单,这才想起在法院的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没有了结,便主动联系法官,要求尽快履行义务。

  “这笔血汗钱等了这么久,本以为要不回来了,多亏法官帮忙。”一名农民工接过法官递过的执行款,激动地说。今年1月7日,上杭县精益电子厂因经营困难,拖欠该厂17名农民工工资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0余万元,上杭法院维护职工权益合议庭法官立即与厂方联系、释明法律规定。今年1月10日,厂方履行了全部义务,17名农民工终于拿到了血汗钱。

  上杭法院为加强执行质效,特别是针对涉民生类案件执行,不断创新完善执行措施,全面推行“三查一曝两告知”制度,采取“执行失信黑名单”、“集中清理积案行动”、“执行工作联动”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加大执行力度,1至9月份执行案件执结标的达1196.2166万元。

                 优服务便民

  “请问你是才溪法庭的法官吗?我是某法定继承纠纷案的林某,我刚从广东回来,明天就得回广州上班,但我其他几个兄弟分散在福州、厦门,能不能尽快处理案件?”8月11日,从广东请假回来处理继承纠纷的林某给上杭法院才溪法庭打来电话。针对林某回来一次不易,且各方都有调解意愿,才溪法庭法官当即用电话联系,通过网络视频技术进行调解,使众多外出当事人不用到庭便解决了纠纷。

  这是该院创新举措解民忧的一个缩影。针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特性,该院在每个乡镇公布预约立案电话,实行假日法庭,为返乡民工,实行当日立案、当日送达、当日排期,节假日开庭的优质服务,满足外出人员的法律需求。

  司法为民无止境。上杭法院做到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将各项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