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太古村帮扶引来“活水源”

25.05.2014  15:45

  核心提示:

  □ 记者 梁熙 通讯员 林斯乾

  22日,记者来到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太古村,村民曾传广刚检查完自家烟田的沟渠排水是否通畅,裤脚都湿透了。他告诉记者,以往下雨天还得戴着斗笠去挑水,现在有自来水了,即使淋湿了,也有热水冲洗。

  曾传广说,他家的自来水是从去年10月接通的,自己买了水管、龙头,加上工钱总共花了不到500元,“解决用水问题,真得感谢政府。”

  太古村支部书记李其庆介绍,该村水资源极其匮乏,生活用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全村的大难题。过去村民的用水主要都靠村里80多口井,但井水也时常因为天气原因而缺水,同时这些井水40%以上被检测大肠杆菌超标,不安全也不稳定。该村2007年曾请专业的打井队打机井,没想到打了5口井,最深的达103米,也没发现地下水。“打井队的人都放弃了。”李其庆说,后来村里向水利局申请了人饮工程项目,分两个水源地建设。

  第一期的人饮工程于2009年通水,覆盖全村800多人口,第二期的于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有200多户接通。“今年将解决全村饮用水问题,这些都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帮扶。”李其庆说。

  “人饮工程花了近90万元,很大一部分都靠相关部门帮扶。”村主任曾传禄告诉记者,挂钩该村的市民宗局2012年开始共帮扶9万元。“民宗局领导每年都来几次,慰问困难户,召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开会,给我们信息指导,并协调项目。”

  太古村近年来还得到市财政局、龙岩学院、市环保局、市扶贫两会、烟草局等单位的协助帮扶。其中太古村新建的村部大楼,文化活动中心、太阳能路灯、公路硬化等的改善都离不开这些部门的帮扶。

  太古村水土流失也严重,全村3083人,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烟及外出打工获取。近年来,各级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种植杨梅基地200亩,油茶600亩,草地150亩,封育水土保持林2000亩,治理大小崩岗18座,修建蓄水池8座。

  “全村林地面积16000亩,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准备引导群众发展林地种植和林下经济。不仅让群众增产增收,还能治理水土流失。”李其庆说这些点子也是市民宗局领导帮村两委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