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1)上杭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改革调查

29.05.2014  18:28

今日关注我们来聚焦城乡居民医疗改革。2009年,上杭县出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一体化"制度,让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享受同一政策、同一标准、同一优惠补助,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实现医疗保障政策统一并全覆盖的县域。五年时间过去了,"上杭模式"究竟运作得如何?患者是否真正受益?来看记者的调查。

  这是刚开放两个月的上杭县社会保障中心,这个中心将原本分散办公的社会保障"五险"业务集中起来,最大化方便群众。 上杭县从2001年起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6年实施了新农合制度,2008年,"两头不靠"的城镇居民也参加了医保,至此,全县居民都被纳入了医疗保障体制。但是,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农村居民的医保由卫生部门管理,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邓卫江 上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哪边优惠往哪边靠,会有这个问题,还有一种就是重复参保。两种情况都容易出现,浪费财政资金。】 于是,2009年上杭县开始进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一体化"的探索。一体化的医保改革就是打破城乡界线,不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只要每年交纳同一标准的个人参保费,就可享受同一标准的医疗保险。   实行一体化后,上杭医保基金总规模壮大到1.66亿元,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对大病的报销比例提高了。 今年初,临江镇居民赖榕兰刚出生的婴儿被检查出心脏卵圆孔未闭合,需要到福州做手术,3万多元医疗费最终报销了2万多元。 【赖榕兰 上杭县临江镇居民:当时没有想到,我以为就是乡镇的,就是报一个60%,40%多。】 为了方便群众,上杭县还与8家市级医院、5家省级医院和周边县市级医院签订了协议,参保群众可以在这些医院直接报销医疗费用。 临江镇居民林七香因头部肿瘤到福州治疗,就享受到了异地直接报销的好处。 【同期声:江美珠 上杭县临江镇居民林七香的女儿:在那边报的话,我马上报的话,钱比较有缓和的余地。拿回来报的话,经历的时间会比较久,一个是比较方便。】 几年来,上杭县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人数一直稳定在42.5万人左右,参合率达到99%。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一体化后,群众受益面逐年增加。 2010-2013年,上杭县医保分别补偿4.5万、5.3万、18.5万和45.3万人次。仅今年12月,就补偿了8.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