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人大力促家庭农场方兴未艾
日前,笔者来到上杭县湖洋镇绿然生态家庭农场,看到农场负责人吴纪堂正和几个工人在修剪柚子树,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只种了脐橙,种植品种单一、规模小,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市场竞争力不强,也没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如今,种植的品种多了,规模大了,一年四季都有采摘和玩的地方,效益也好了。”吴纪堂一边高兴地说,一边带着笔者来到他新建的用于滴灌的水池旁。“将水、肥料和农药等通过滴灌系统在果树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使果树对水、肥的利用直接有效,也减少了很多生产成本。”笔者看到,一条条小水管直接铺到果树底下,水池底部则有个开关把控水量。 和吴纪堂一样,尝到甜头的稔田镇大燕村小坑子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建宝,他在今年的红肉蜜柚收成后,他再次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休闲步道,还办起了农家乐。 谈起未来的发展,罗建宝信心满满地说,以前的农场都是纯种纯养,现在他将把他的农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一个集“生产、休闲、观光、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这些是上杭县积极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县人大常委会倾力助推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上杭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家庭农场的发展,相继开展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些调查、检查等监督活动。
2009年8月,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课题调研。调研组针对当时该县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现状,就如何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把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农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提出了建议。
2009年3月和2011年10月,上杭县人大常委会相继组织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好强农惠农资金,系统谋划重大财政支农政策和项目规划,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整合各类强农惠农资金,每年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效益好、带动面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项目及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建议。
2011年5月,该县人大常委会又组织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行情况检查。就如何加强引导,完善制度,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服务环境等提出了要求。
2012年7月中旬,该县人大常委会农业技术推广法执行情况检查组再次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家庭农场建设提出建议,要求要切实把农技推广工作放在家庭农场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农技推广工作贯穿于家庭农场建设的全过程,既要搞好家庭农场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又要搞好家庭农场技术指导和产后加工、营销服务,通过服务领域的延伸,推进家庭农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家庭农场产业升级。
上杭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的建议意见,积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贯彻落实。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通过规范经营管理、开展示范创建、强化支持服务等途径,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统筹财政资金,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成立家庭农场,择优培育一批规范化、示范性家庭农场,打造家庭农场建设从生产型向观光、休闲型转变的“升级版”,引领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4年8月,上杭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明确在项目扶持、资金投入、税费减免、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加快建立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健全和完善家庭农场管理机制,着力于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化、综合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家庭农场,有效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使之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悉,截止目前,该县已注册登记484户家庭农场,有效带动了全县果蔬种植业、家禽养殖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健康发展。“上杭县每年都评选出50户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并给予每户奖励补助3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下一步,将在已注册登记的484户家庭农场中,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有中生新’文章,培育一批‘生态、清洁、精品’的‘升级版’的现代家庭农场,进而使这些‘升级版’的农场成为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示范家庭农场,成为富民增收新亮点。”该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子炎信心百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