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中考招生出现“高低倒挂” 部分家长质疑

11.08.2014  19:23

  上杭县中招录取结果于7月下旬公布后,引来一些考生家长质疑:同样是第一志愿填报上杭一中,较高分考生没被该校录取,而较低分考生却被降分录取。其中,不少较低分考生为上杭三中学生,是否存在“萝卜招录”嫌疑?

  8月8日,上杭县教育局回应称,上杭一中与上杭二中同属省一级达标高中,两所高中实行同批次同步录取。之所以出现所谓“高低倒挂”现象,关键是考生志愿填报以及学校按志愿录取所致。

  考生家长:对录取结果很疑惑

  郭女士是上杭县旧县镇人,她的孩子在旧县中学读初中,今年中考成绩459.5分。

  “孩子平时的成绩属于中上水平。如果中考发挥理想,可以作为‘正常缴费生(即统招生,下同)’被上杭一中录取。就算发挥一般,以她在年段的排名,完全有把握成为一中的‘定向生’。”郭女士告诉记者,因为担心孩子有可能出现发挥不理想的情况,为稳妥起见,第二志愿填报了上杭二中正常缴费志愿。

  7月25日上午,该县中招录取结果公布,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投档控制分数线为449.6分。按考生志愿填报顺序,从高分往下录取,上杭一中正常缴费生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6.1分。按规定,上杭一中正常缴费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下40分(含40分)内,即在436.1分以上,根据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分配初中学校的名额录取定向生。

  郭女士的孩子中考成绩为459.5分,且第一志愿填报上杭一中。在她看来,孩子肯定能作为定向生被上杭一中录取。然而,孩子最终被上杭二中录取为正常缴费生。

  “一些家长知道这个录取结果后感到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高低倒挂’?”郭女士打听到,旧县初三年段有的学生中考成绩不到400分,就被一中录取了,而她的孩子却不能进一中。

  县教育局:按录取流程操作

  对于考生家长的质疑,上杭县教育局回应称,中招录取过程完全是按照市招委会文件规定流程进行,采用龙岩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管理系统程序进行网上切线录取,录取过程和结果以及所有考生数据信息均存储在市招考办的专用服务器中。

  据县教育局招生办主任丘福林介绍,上杭一中和上杭二中均为省一级达标高中,两所高中录取实行按志愿同步录取的办法。

  今年,上杭一中和上杭二中正常缴费生计划招收总数为714人,定向生计划数为786人,两类招生计划人数为1500人。正常缴费生和定向生录取分五步依次进行:

  第一步,按上杭一中和二中正常缴费生和定向生总数的1∶1.5比例切线,确定入选等级考生,今年实际切入2312人;

  第二步,在入选等级线的考生中,根据上杭一中和二中正常缴费生总数的1∶1.1的比例,划定正常缴费生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449.6分;

  第三步,按志愿从高分往低分以上杭一中、上杭二中正常缴费生数的1∶1比例,划定上杭一中和二中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步录取上杭一中、上杭二中的正常缴费生;

  第四步,正常缴费生录取完成后,根据考生志愿顺序,按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最低入选等级,在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下40分(含40分内)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名额,同步录取上杭一中、上杭二中定向生。如果一些初中学校定向计划未完成录不满,则将剩余名额分城区初中、农村初中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定向生;

  第五步,如果定向生分城区初中、农村初中补录后,仍然未完成定向生计划,则将剩余指标调整为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指标,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全县考生。

  在进行上杭一中和上杭二中正常缴费生录取时,先同步录取一志愿有填报一中和一志愿有填报二中的考生,如果一志愿人数能满足计划数,则不再录取二志愿的考生。如果一志愿人数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继续同步录取有填报二志愿的考生。

  今年,上杭一中在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录取一志愿考生即完成了正常缴费生计划,实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6.1分。上杭二中则因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的一志愿人数不足,录取二志愿有填报二中正常缴费生志愿的考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

  根据龙岩市招委会文件规定:“在统招生、择校生录取过程中如果学校生源不足,可在入选考生中逐次降低10分为一个分数段,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招生计划。

  上杭二中因未完成正常缴费生计划,便从449.6分开始逐次降低10分为一个分数段,按先一志愿后二志愿进行降分录取,直至降至429.6分,且录取二志愿的考生后,才完成二中正常缴费生计划。

  “上杭一中和二中均为省一级达标高中,两所高中按考生志愿同步录取正常缴费生,完成这一类别的招生计划后,两所高中才开始按志愿同步录取定向生。”丘福林解释说,“今年中考成绩在一中正常缴费生录取分数线下而在定向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部分考生,因为在正常缴费生志愿栏第二志愿填报了上杭二中,因此在正常缴费生录取环节就已经被二中录取了。因而不能再参加上杭一中定向生录取,也不能再参加因一中定向生未录满而转为正常缴费生的录取了。

  定向生名额如何分配?

  那么,一些考生家长所反映的:定向生名额大部分分配给上杭三中,是否有“萝卜招录”的嫌疑呢?

  对此,丘福林表示,该县在考生志愿填报前即已将定向生名额按各校考生数的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并与各批次各类普高招生计划一同向社会公布。其中,上杭三中初三学生中考报名的人数为695人,远比该县其他21所初中报名人数多。按比例,上杭三中的定向生人数分别是:上杭一中75人,上杭二中66人。而农村初中如旧县中学报名人数只有153人,分配到的定向生名额分别是:上杭一中16人,上杭二中14人。

  在定向生录取环节,上杭一中计划人数为418人,二中为368人,依照“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下40分(含40分)内,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分配初中学校的名额进行录取。”这一规定,上杭一中和二中在实际录取中,均未完成定向生分校录取的招生计划。

  根据规定,定向生分校录取后,若一些初中学校录不满,可将剩余名额分别按城区初中(上杭三中和实验中学)、农村初中(除三中和实验中学外的其他20所初中),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定向生资格生(即城区初中未录满的名额调整到录取城区其他初中学校定向资格生,农村初中未录满的名额调整到录取农村其他初中学校的定向资格生)。上杭二中此时完成了定向生招生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6分。而上杭一中仍未完成定向招生计划。

  按照市招生委员会文件规定,经过分城区、农村补录仍未完成定向招生计划的初中学校,其定向招生指标调整为一级达标高中正常缴费生指标,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全县考生。上杭一中最终将分数降到378.1分,才最终完成招生计划。

  “我县一级达标高中录取工作严格按市招委会文件规定,采用市招考办编制的切线程序和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不存在考生家长反映的降分录取有‘萝卜招录’之事。”丘福林说。

  志愿填报是关键

  “之所以会出现较高分考生被上杭二中录取的情况,主要是上杭一中和上杭二中实行同批次同步录取,这跟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有关。”丘福林告诉记者。

  据丘福林介绍,上杭二中去年上半年成为省一级达标校,从去年始就与上杭一中同批次同步录取新生。所谓“高低倒挂”的现象去年也同样存在,但人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今年上杭二中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加上不少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求稳心理,致使相当部分成绩不错的考生在填报上杭一中正常缴费生志愿的同时,也填报了上杭二中正常缴费生志愿。这些考生未达到上杭一中正常缴费生录取线,而达到了上杭二中正常缴费生录取线,就会被上杭二中录取,虽然其分数达到了上杭一中定向生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但不能再参加一中定向生的录取,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低倒挂”现象。

  丘福林称,上杭县招生办在志愿填报之前,专门召开了各中学分管招生副校长、教务主任和毕业班年段长参加的志愿填报指导会,印发了志愿填报方面的相关宣传材料,对今年的招生政策、愿填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宣传解读。“我们要求各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和考生志愿填报的宣传和指导,告知考生,同批次的两所高中学校(如上杭一中和上杭二中)没有先后之分,两所学校切线录取时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同步录取,投档录取以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为准,考生自己对所填报志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