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思政课 让青年思想“过硬”

09.09.2020  00:20

  近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该文章对于如何让学校抓好青少年的政教育,让其发挥重要的立德树人之“功效”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和要求,更是旗帜鲜明地让学校务必重视青少年思政教育,让学校真正上好每一堂“思政课”。(09月01日,人民日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接受教育者能健康成长。而当前,中小学中接受教育的对象正是广大的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正确树立,思想能否积极上进,都与思政教育不无关系。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思政课。这就可以看出,如今要能够让学校思政教育真正更有成效,必须要在如何上好思政课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让青年能够在逐渐的成长中,思想“过硬”。

  上好思政课,让青少年“根红苗正”。“根红苗正”,就是让青少年在学好思政课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在逐渐接受思政课良好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成长过程中,在心中留下积极、上进、善良、乐观、自信的“种子”真正给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因此,这也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校,在积极准备思政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政治觉悟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怀有爱国之心、诚信之本,友善之义,将来走入社会就会有敬业之能。

  上好思政课,让青少年立志成才。“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这是千年古训,用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宏图大志”,势必会逐渐消沉、堕落甚至一蹶不振。唯有真正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才会拥有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热情和动力。周恩来正是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以如此坚定的信念度过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思政课是作为促进学生立志成才的“必修课”,更需要对青少年学生在立志、树立理想信念方面更加重视起来,以更浓烈的思政领域之“传道授业”,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以更强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发奋读书,为成为优秀、忠诚、担当的有志青年而努力奋斗。

  上好思政课,更应该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思政课,要想让思政课变得不“空洞”,变得“有血有肉”,就必须结合实际,才能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思政课正是因为有些脱离实际,就显得空洞甚至让人觉得乏味。如何让思政课先进而科学的理论能够真正“植入”人心,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让理论真正和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做到更精、更细,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实践课堂,让更多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先进思政理论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且“消化吸收”先进思想理论之“精华”。

  青年的成长,最需要的是思想“过得硬”、“靠得住”。思想独立、成熟的程度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反映。新时代,唯有在立德树人方面继续上好思政课,培养一代又一代思想过硬的有志青年,才能让社会的改革发展拥有值得依靠的事业接班人。(莆田文明网 李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