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农业农村形势:"十二连丰"与生态红灯

27.07.2015  12:17
 

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上半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第一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力度都让人感受到农村形势喜人的分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从投资力度看,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6159亿元,同比增长27.8%。

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矛盾积累集聚,倒逼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为突出的挑战和矛盾,就是资源约束加剧,生态环境亮起红灯。在基层走访时,农村干部谈到这个问题时,经常用一句口头禅来表述:“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饭不香”。

宏观上看,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在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占有880斤粮食,130斤肉,1100斤菜,60斤牛奶和40斤禽蛋。成绩巨大的同时,也让人倍感资源环境压力。

要让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要让农民增收可持续,要让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农业发展必须主要从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更加注重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更加注重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现代农业安全体系。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更加注重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保障国内供给,又保护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山清水秀人也秀,鸟语花香饭也香”的日子就不会遥远。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形势向好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收入实际增长8.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这个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增速1.3个百分点。

令人欣喜的是,农民实际增收的幅度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此前,农民收入增幅已经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4。

“小康不小康,还得看老乡。”政策上国家已经明确,要加快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增幅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增加农民收入,任务十分艰巨。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收入渠道,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除了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获得稳定的收入外,到城里打工是一大块重要收入。上半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02元,同比增长9.8%。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还存在巨大的差别。截至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一年的3.33∶1缩小到2.92∶1,绝对值差距还有18952元。我国经济总体上看,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均衡。就农村而言,也是各地发展不均衡。到去年末,我国农村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1%。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下大力气减少贫困人口。

扶贫政策正在以空前的力度推进。中央财政最近下拨扶贫资金138.9亿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财政部表示,2015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有关精神,预算安排扶贫资金补助地方部分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8%。

农民增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产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这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