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澳“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17.09.2014  20:05

     阅读提示: 清晨,当一抹金光携海鸥的呼唤踏浪而来,万余座渔屋迤逦于千顷碧波之上,轻轻晃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的蕉城区三都澳苏醒了。19世纪宁德(闽东)的名优水产从这里走向世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宁德又成了中国茶叶的代名词,这里的茶叶曾经一度从三都澳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中国的“丝绸之路”众所皆知,但三都澳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作为闽东人有着共同的梦想,希望把握机遇,发挥三都澳巨大的开发潜力,加快“闽东梦”到“中国梦”的实现。

    一张航海图——撞开“海上丝绸之路”之门

    漫步于三都澳内,小岛的人们面海而居,岛上西班牙教堂的钟声悠扬,为与世无争的岛国平添了些许异域的风情,晨光或暮色里,福海关旧址,神秘的修道院,向世人展示着“”19世纪的繁华过往。我们试图从遗留的建筑和史料中查找那断片的记忆。在福海关旧遗址外,记者与当地80多岁的耄耋老人陈祖成不期而遇,并听他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源于1846年英国对三都澳绘制的一张航海地图。”陈祖成告诉记者,公元1846年,一艘名为74号船的英国船只在黄昏中,驶抵三都澳,对三都澳进行了勘测并绘制了航海地图,要求清政府开放三都澳,当时中国属半殖民地国家,清政府为了扩充财源,筹还洋款,见三都澳有利可图,便于清光绪清光绪二十四年准予开埠,设立“福海关”。自此,西方列强蓝色的鹰眼,打破了三都澳黄昏的宁静。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正式设立福海关。由于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殊战略地位,西方列强的船队频频穿梭,三都澳成为了中国东南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是年,英国皇家海军军舰“水巫号”又完成了三都澳方圆400平方英里海域的测量,继而向清政府提出购买三都澳的‘风和太阳’,渔民出海升帆起航,晒衣行走,只要用到风太阳都要收税。苛税猛于虎,牵涉到与渔家姓的衣食住行,清政府想到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出售50米的以上的风和太阳。因此,一场“能源”风波得以平息。

    在三都澳这座历史的大舞台中,西方列强蓝色的鹰眼变作了舞剧的灯光,变幻着光怪陆离的色彩与光影。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教授曾写过文章披露,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美国一个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被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声言,“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

     一条茶路——连接欧亚大陆之文明

    文明之间的交流向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一百多年以前,中国几乎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英国进口的茶叶100%来自中国,热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后,整个英国上流社会彻底迷上了茶叶。自此,海上茶叶出口贸易迎来鼎盛时期,从大洋彼岸飘来的各色眼眸在这里聚集,同时,也令三都澳的黄昏都飘逸着沁人的茶香。

    其实,三都澳门的海陆运输史料中早有记载,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有船行之,三国时期东吴温麻船屯、宋末南逃的王室船队、明代的郑和船队、明中后期日本海盗船队、清初的郑成功船队等,都有深入到三都澳腹地,自清代中期之后,随商品交流频繁,闽东一带货物外销远洋,已是常见的事情。清乾隆朝之前,东冲口外,更是“南连广粤,北抵江浙,达兹外域,无所不通”。

    福海关是中国第一个因茶而设的海关,浩瀚的大海和神奇的茶,把三都澳和欧亚大陆连接在了一起。宁德的茶叶从三都澳出发,东通日本,朝鲜半岛,西经东南亚,印度洋地区,直至西亚和东北非,茶叶经由这些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拥抱世界。

    三都澳开埠后,贸易总值不断增长,其中茶为大项,以1902年为例,当年茶叶贸易总值达148.8万海关两,占所有贸易总值的98%。中国茶每年输出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十分之一。如此巨额的贸易逆差,英国不得不用大量的白银支付,为了平衡茶叶贸易造成的巨额逆差,英国、美国在这里修建了杂货码头和油码头,“美孚”、“德士古”煤油和其他洋货通过这个口岸相继流往国内,三都澳成为大半个中国“美孚石油”和其他日用品的供应基地。茶市的繁荣带来了物品流通空前的繁华,中国东南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形成。

    据老一辈人回忆,从清末至南京沦陷前,蕉城已经成为闽东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天山绿茶的主产地——蕉城西乡天山麓的洋中镇,天津的“京帮”、山东的“全洋”、福州的茶商和洋人、传教士云集,采购“天山茶”销往国内外。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舶清凤桥……”这首在闽东流传的民歌是当年茶市井繁荣的真实写照。十九世纪末,三都福海关开辟后,宁德的红、白、绿等三茶从这里飘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数十个国家进行交流。期间,红茶“坦洋功夫”、天山绿茶“满天星”曾分别摘取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银奖。福建寿宁斜滩和福安坦洋人说,当时国外寄来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三都澳”、“中国斜滩”、“中国坦洋”,就可以直递收件人手中。

    在三都澳港口贸易史中,茶叶出口贸易值呈现“波浪式”发展,文献记载道出了以海上茶路为代表的蕉城区茶文化丰厚的底蕴:“三都澳建关次年,茶叶出口就达到89735担,占福建省当年输出总量的18.69%,占全国出口茶叶总量163万担的5.5%。1916年至1926年,十多年中均占全省55.67%以上,甚至达到60%,居全省 三大(福州、厦门、三都澳)茶叶出口口岸之首位。1923年,茶叶出口最高年份达142829担。纵观贸易史,福海关自成立起到1916年,前后18年,三都澳平均出口茶叶10.35万担,均占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20万担的50%以上,本省茶叶常年输出量均达20万余担,输出值平均占出口总值30%以上,直至1949年,该港茶叶通商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强。三都澳口岸开放后,在建埠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茶叶出口贸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在福海关存在的50多年间, 三都澳福海关成为近长达半个世纪中国东南方的一个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场世界性的战争浩劫,令三都澳本岛承受了日军飞机的数次轰炸,岛上建筑几被夷为平地,“海上丝绸之路”由此阻断而泯灭。

     一个梦想——承载跨时代的“中国梦

    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三都港,这条承载着历史轨迹的“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海峡两岸的隔绝而变身为军港,海上出口贸易几乎销声匿迹。宁德,因为国家利益的需要而关闭了这条“海上贸易之路”,宁德经济也因此“成也三都澳,败也三都澳”,美丽海湾之城——宁德蕉城在外人的眼里也因此成了闭塞的内陆与山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突破发展困局,重新开放开发三都澳,重开海上出口贸易之路,以带动环三都澳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港城一体 产城联动 宜业宜居”的幸福之城,从“闽东梦”到“中国梦”的华丽转身,成为闽东人亟待实现的梦想。

    从上个世纪末,一座“海上浮城”在三都澳青山的崛起,成就了中国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海上丝绸之路”再续前缘。闽东人引以为傲的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海洋资源和技术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海水养殖基地和育苗基地,被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宁德大黄鱼”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福建省重点打造十大渔业品牌。2013年上半年,蕉城区水产品产量8.5万吨,水产品加工量4.1万吨,出口2.37万吨,产值1.5亿美元。产品畅销香港、东南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过度无序养殖,近海海上网箱养殖已经出现了污染、占用航道等种种问题,向深海养殖进军已迫在眉睫。

    如何提高海上出口贸易的档次与规模,以带动环三都澳区域经济的发展,宁德市委市政府对蕉城区提出了“港城一体 产城联动 宜业宜居”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蕉城区也因此提出了“打造临海新兴产业城,构建环三发展先行区”的发展思路,致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港口、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加强港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进重大临港工业项目向环三都澳布局。各项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沿海高铁、深海高速、宁武高速已开通,衢宁铁路开工在即,多个万吨码头建成投产,三都澳城澳作业区8号、9号泊位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这些运输大通道,为三都澳拓展了辽阔的经济腹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开展闽台经贸合作中有效促进了闽台经贸合作交流,但唯独缺少一个闽台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大平台。”闽东民间智库专家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三都澳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备了建成高水平的闽台经济深化融合创新区之条件,亦能使闽台经济融合上一个新台阶与水平,设立国家级三都澳新区(闽台经济特区),使之成为闽台经济深度融合先行试验创新示范基地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前沿阵地,成为中国唯一兼备国家级和经济特区双重优惠政策的新兴发展区域,将对海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对三都澳良港的巨大潜在优势十分了解,并深信将在今后国家发展大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闽东将发展成为闽台经济深化融合先行试验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沿阵地;为“中部崛起”国家发展大战略和“中三角”服务的最佳最近出海口;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之路交汇的重要港口;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基地;是我国闽台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走向全球的战略要地。

    宁德人有三个梦想,地改市、福温铁路之梦均已实现,唯开发开发三都澳之梦,再续“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成为宁德人共有的梦想。

    林翠慧/文 郑承东 俞明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