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轮中央巡视,最突出的问题是啥?

06.08.2014  11:08

在7月16日召开的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指出,当前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在腐败问题上,要紧盯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可见,当前官员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上述6个方面,其中,房地产业占了两席: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中国经济周刊    8月5日)

其实,这并非是无的放矢,纵观去年以来的这三轮中央巡视,不难发现一个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却又无比正常的共同问题,那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违规违纪问题比较严重。有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下旬,中央前三轮巡视的34个地区、单位中,有19名省部级官员在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落马,其中,不少高官的落马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而在已经完成的21个地区中,除去江西,均发现了房地产腐败问题。为什么房地产会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政绩冲动为房地产腐败提供了土壤。为政一方,本是要造福一方百姓。但在土地换发展,房地产出成绩,五年一轮转的当下,某些好大喜功的领导干部,为了出政绩,为了“有面子”,喊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跨越”的口号,大肆搞工程上项目,将房地产开发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在将“蛋糕”做大的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但这样的结果经常是“只见奠基,不见竣工;只见剪彩,不见效益;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只见投资,不见成效”,到最后,这些“三拍(拍脑袋创意、拍胸脯决策、拍屁股走人)干部”赚得盆满钵满后却调任其他地方继续折腾,而民生工程则变成了“闹心工程”。

二是审批环节为房地产腐败提供了可能。由于几乎所有的政府工程都涉及发改委、国土、房管、规划、城乡建委、环保、财政等各个部门,而某些政府部门更是集审批、执法等大权于一身,加上对招投标等活动的评估、管理和监督又分散在不同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关键岗位上手握大权的官员特别是“一把手”们无疑就成了开发商们巴结讨好的对象,而只要他们管不住自身的欲望,略施手段,轻则吃喝玩乐游购娱一条龙服务,重则拿干股吃回扣甚至索贿受贿都在意料之中。

三是监管缺位为房地产腐败提供了空间。近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严防“工程腐败”,但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仍层出不穷,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甚至受贿索贿已成为了工程承包中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为什么?因为工程建设包括了立项、发包、施工、监理、质检、验收、结算等各个环节,监管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而且监管者也可能被开发商收买或者遭遇权力干涉而无法正常发挥监管职能,从而有法不依、有规不循,让监管形同虚设,自然就为房地产腐败提供了空间。

总之,在笔者看来,要整治房地产腐败,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一是要把好审批关,加强事前监督。二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作用,加强事中监督。三是要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大幅提高工程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对造成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领导干部、企业及其负责人严肃问责,加强事后监督。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和效果。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