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高新区挤身“国家队”:实施创新驱动 引领经济发展
2015年2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三明高新技术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后规划面积为12.78平方公里。三明经过20多年的磨一剑,如今站上了新的起点。
据悉,三明高新区是1992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设一区两园,即金沙园和尼葛园。2014年尼葛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2亿元,增长1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亿元,增长28.7%;实现税收约2.88亿元,其中地方实得1.5亿元以上。金沙园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5亿元,增长20.5%,新签约入园项目17个,合同金额40.2亿元,固定投资增长22%。
聚集高新企业和创新资源
永安市尼葛园高新区工委会陈其柳副书记告诉记者:“永安尼葛园主要通过招商聚集高新企业,我们主要瞄准大型的好项目。我们坚持‘利用大地块,承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通过以商招商进一步聚集和培育科技型、创新型龙头企业,提升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如近年来以大帝集团入驻为契机,先后招商引进了引进了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高档聚氨酯树脂新材料项目。大自然(福建)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总建设年产5000万米塑胶涂层织物项目。与意大利合作设立的中意合资企业—特维斯(福建)聚合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万吨高、新、特聚氨酯树脂新材料项目等三家企业构成大帝科技园。大帝科技园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413亩,产值达27亿元,引进了协峰塑胶、新越金属材料、新元科技等三个项目。
高新区,顾名思义,既要有“高”,又要做到“新”。三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深化内涵和扩展外延相结合。
永安尼葛园积极抓好园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如2014年永安重点抓纺织产业水溶性纤维、林竹产业的品牌带动、树脂化工的产品升级等工作,目前年产2.5万吨宝华林水溶性纤维、高强高膜项目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已达到1.5万吨产能。
一方面企业需要自身技术改造升级,同时对外加强技术对接。金沙园内的海西分院中机铸材、世恒科技等6个装备制造项目集聚园区,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还引进厦工三重与泉州永泉机械合作的厦工传动项目、科飞公司新建汽车安全材料项目。全年园区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40.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
福建科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子昂向东南网记者介绍,该公司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先后被列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工程技术中心、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博士四人,硕士八人,海外归国人员三人。
为了提高创新平台——研发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该公司还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校和知名企业建立起了广泛的、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使我公司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
突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沙县金沙园从五个方面着手开展。一是强化技术对接。举办机械总院海峡百项技术成果转移对接会,签约企业17家,对接技术需求26项。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如三明机床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等。三是扶持孵化项目转化。出台标准厂房招商扶持政策,对入孵项目进行扶持。四是加大技改投入。大亚木业等11家企业投入2.3亿元。五是抓好项目申报。中机精冲等4个项目申报省级创新基金项目,金杨科技等7个企业申报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机械装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被评为省级平台;宏盛塑料、东辰机械等企业被评为省级创新型企业。
主导产业与新产业共同发展
突出发展重点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发展。目前,永安尼葛园已形成突出发展纺织、竹林、橡胶加工等主导产业。园区内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8家,形成了4000多亩纺织工业小区规模,初步形成纺织—织布—染整—制革为一体的纺织产业链。
永安市林地面积38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木材蓄积量全省第一位。以福建永安林业、福建永林竹业、森源竹家具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山区木竹资源整合为基础,大力推进林板一体化、竹家具等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拓展关联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尼葛园立足产业基础和潜在优势,选择新兴材料、食品加工、物流配送产业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
福建科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外向型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现有两座生产工厂,占地面积80000多平方米,主导产品三氯蔗糖。三氯蔗糖制备工艺已获中国、美国专利授权,该专利获得福建省发明专利二等奖。三氯蔗糖项目已投入2亿多元,目前已建成两条生产线,2015年产量可达到500吨,产值将超过2亿元。
记者走进福建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个只有56名员工的公司,却在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0万元,利润260万元,上缴税收320万元。
福建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邱副总说:“我们公司的效率是同行业的5倍,现在企业的发展,核心技术是主要竞争力。我们投资380万元建设了企业研发中心,几年来企业技术人员先后进行了20多项的技术改造、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转化工作。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70%以上的销售收入由出口取得,主导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鼓励企业引进“高、新、尖”人才
三明高新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全面构筑人才高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思路和“项目+人才”的引才模式,积极引进吸纳各类人才。目前,高新区聚集各类人才1.2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000多人,硕士474人,博士61人,科研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高级职称587人,中级职称1872人。
“企业产品研发方面,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我司计划投入一千万以上在技术研发方面,与华东大学和纺织类院校对接,把客户的要求告诉院校,靠他们进行技术支持。”永安市宝华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曾副总说到。
三明高新区是三明市唯一一个高新区。据介绍,接下来的发展中,在争取国家政策、整合行政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三明高新区都面临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三明自身需要发挥好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东南网三明3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