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革命老区:“精确制导”扶真贫 “一户一策”抓实效
“精确制导”扶真贫 “一户一策”抓实效 ——三明革命老区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 胡苏 宓盈婷 黄鹏飞
记者近日在革命老区福建三明采访了解到,当地创新“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帮扶”为核心,有效帮助贫困农户增产增收、树立脱贫信心。
老区新风:
三夏时节生产忙 精准扶贫到农家
上个月,福建建宁迎来了夏收前的生产高峰期。一大早,溪口镇农民徐印禄就下了地,忙着给稻种赶花粉。捧着沉甸甸的稻穗,徐印禄笑眯了眼:“经纪人介绍的这个稻种,一株穗子可结谷250粒、亩产275公斤,连东南亚的农民都喜欢!”
建宁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制种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建宁加快培育农业生产中介组织,先后培训153名种业经纪人,以订单带动、资金互助等方式,引导全县2.35万户农户制种,有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三明市下辖12个县(市、区)均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其中宁化、建宁、清流等5县为原中央苏区县,也是福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新一轮扶贫标准,三明共有贫困人口10.7万人,占全省的11.5%。
“革命老区山多、路远、人少、产业基础薄弱;老区扶贫必须集中力量、精准发力,一户一策、整体推进。”宁化县委书记肖长根认为。
为了避免“撒胡椒面”,三明探索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其中,“三步工作法”是指识别扶贫对象的“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四因四缺分类法”是指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划分,确定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在精准识别和分类基础上,三明采取结对帮扶、创业培育、入股分红、资产盘活、基地托养、订单带动、资金互助、搬迁改造等“八种帮扶模式”,加快推动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精确制导”式的扶贫工作推进一年多来,有效改变了当地贫困状况。据初步统计,仅2014年一年,三明就有2.3万人、5700余户贫困户脱贫,占全市贫困人口两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