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的“网络约车”叫车模式:让人欢喜让人忧!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出门越来越喜欢采用叫车模式。在手机上下载打车软件,输入目的地,简单的操作,就能轻松坐上一辆私家专车。这种被称为“网络约车”的行为在这样一个“堵车时代”越来越受追捧。但网络约车也因没有资质、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遭遇多方质疑。面对现实,该如何让传统行业和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现状:方便快捷深受追捧
这几天市区温度低,每天早上出门前,家住东新六路时代锦园的刘女士就已经拿出手机预约了专车。作为网络打车的忠实粉丝,她每天上班都会使用该软件叫车到三元城关上班。相比以前,等车的时间变少了,她也方便了许多。“如果没有打车软件,这雨天,撑着伞在路边等车很不方便,上班容易迟到,出租车也不太好拦。”刘女士表示,尤其是冬夏两季,特别不方便。如今,只要提前预约,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坐上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使用过网络约车的市民,都对网络约车服务十分青睐。“上次去三明学院,回来时搭了‘顺风车’,车费还比去时打车便宜。”在三明某食品企业上班的苏蓉蓉最近也亲身体验了一把网络约车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网络约车可以减少出租车漫无目的地巡游,降低油耗成本,同时减少了出租车的空载率,增加了公司的营收。”三明市闽鑫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宝春翔说,自2015年10月以来,我市已有三分之二的出租车安装了这一软件。
无奈:监管安全缺乏保障
提起自己网络约车的经历,市民王建国难掩内心的“怒火”。原来,1月26日傍晚,他与朋友约好到小高炉吃饭,当天处于下班高峰期,又下着雨,他等了近一个小时没能打到车,却看见一辆辆空车从自己身边溜过。
“满大街都是拿着手机等车的人,我一辆也拦不到。”王建国生气地说,“手机约车软件我没有安装,就算帮我下载安装好,我也不会用啊!”等到了吃饭地点,他说早就没有了聚会的心情了。
“手机约好等我过去接人,可是当我的车到那里时,早已不见人影。”闽鑫客运公司的蔡师傅抱怨,自从有了网络约车,乘客爽约是常有的事,现在私家车也加入了这一行当,本来不大的“蛋糕”又要被瓜分,为了多赚点钱,无形增加了工作量。
网络约车兴起,让一些市民和的哥好一顿抱怨。“目前网络约车是否合理合法还处于‘灰色’地带,行车中发生事故市民将维权‘无门’。”市运管处陈治国科长指出了其中的隐患,同时,网络约车软件容易分散出租车司机的注意力,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未来:新业态有望纳入管理
一面是传统的“招手叫车”,一面是新兴的“网络约车”,新业态的出现,必将改变旧有的格局。
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专车”等新业态有望纳入出租车管理范畴。
在同一屋檐下,面对网络约车的“攻势”,“专车合法化”能否带来新老业态的共存共荣?陈治国表示,虽然国家颁布了这两个文件,但还未正式颁布执行,我市目前也还未接到相关文件。网络约车招募的私家车,其性能检测标准和维修保养周期等很难监管,安全性能状况无法保证,网络约车纯粹属于个人行为。
对于新兴行业,三明学院卢文杰老师认为,传统的出租车模式无法满足有效的出租服务要求,应该利用网络进行新时代探索,对于网络约车经营者和监管部门要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建议经营者还应为乘客购买保险,并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和乘客投诉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