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歌舞团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艺术之光照亮群众

18.09.2014  22:24

  7月1日,市歌舞团排练厅内,22名舞蹈演员身着紧身衣练功夫,随着舞蹈老师一声令下,音乐骤然响起,一批年轻的群舞演员们以急促的步伐出现在场内,他们时而穿梭、时而奔跑、时而腾跃,营造出客家人迁徙的场面。

  “上身要挺直,手腕、大腿要打开,动作幅度大一点。”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孙浩杰一边示范舞蹈动作,一边指导演员。

  这几天,市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客家舞蹈《守望》。随着暑期的来临,这群文化志愿服务者便要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给群众带去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在我们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有80多名,为了提升他们的素质,给观众带去高质量的节目,我们还特别聘请了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舞蹈教师指导演员们,为下一阶段的演出打好基础。”市歌舞团党支部书记江锦华说。

  自2007年起,市歌舞团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以流动舞台车公益演出、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习、公益性艺术培训等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给群众。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以文艺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切实把“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的重要举措。

  作为最早一批的文化志愿服务者,黄晓莉已经连续7年活跃在流动舞台上了。这几天,每天上午8时她来排练厅报到,一训练就是8个小时。“上午我们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提升舞蹈技巧,下午就正式进入舞蹈串排。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能给那么多观众带去好看的舞蹈,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感觉很有成就感。”排练休息间隙,黄晓莉接受采访时说。

  像这样活跃在流动舞台上的文化志愿服务者,市歌舞团已经有80多名了。“如今,我们的流动舞台车已经开进自然村,把文化进乡镇拓展延伸为文化进军营、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真正成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文艺舞台。”江锦华说。

  我市是山区市,有乡村人口11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6.4%,基层群众看戏难、文艺院团下乡送戏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两难”问题,市歌舞团文化志愿者把流动舞台车开进农村墟场、乡村庭院,常年开展文化下乡百场公益演出活动。7年多来,在全市12个县(市、区)142个乡镇(街道)演出 600多场,行程35万公里,观看演出的农民群众超过百万人次,成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舞台”。

  我市还是客家大市,为了更好地传承研习客家民俗歌舞等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歌舞团挂牌成立“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客家缘·祖地情》、《美丽三明谁不爱》、《滚灯》、《擂茶飘香》、《接亲》等一大批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曾是福建省农运会开幕式编导的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孙浩杰,已是第二次来三明了,这几天正忙着给文艺志愿服务队的演员们上现代舞基础训练、中国舞技巧、身体机能训练等课程。他感慨地说:“文艺志愿服务队的演出要想有更高层次的水准,就需要具有能够传承下来的节目。三明是客家大市,编排具有客家元素的舞蹈,既要符合当今社会人的审美情趣,又要用现代的舞蹈手法将传统文化生动演绎出来。这次来三明正是为编排《守望》这个客家舞蹈做准备。前期的舞蹈动作基本有了雏形,回北京以后,我们还将重新搜集音乐,创作客家舞曲。

  除了传承客家文化外,市歌舞团还在传习古琴文化、特色文化上下功夫。为此,市歌舞团专门成立了古琴传习所,邀请琴界大家、文化学者开展相关文化讲座,为古琴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同时积极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各县(市、区)帮助辅导排练板凳龙、鱼子灯、打黑狮等反映地域特色文化的舞蹈艺术作品。通过开展文艺调演活动,把泰宁梅林戏、沙县肩膀戏、永安大腔戏、尤溪小腔戏、将乐南词等优秀传统艺术搬上公益演出舞台。(刘莉婷)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