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县:“小祠堂”培育“大文明”

19.06.2015  17:49

  大田县地处闽中,现保存有祭祀祠堂、姓氏祠堂、纪念祠堂等各类祠堂近千座。近年来,我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挖掘祠堂功能,积极倡树社会新风、传承道德礼仪、播撒乡村正能量、弘扬社会真善美,促进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变“祭祀祠堂”为“宣传文化阵地

  “祭祀祠堂”是村民及其自治组织宽阔的活动空间,无论是祭祖还是民俗文化活动,都能使他们在精神情感上得以普遍的联系。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特质,着力发挥祠堂的熏陶育人、教育引导、文化服务等功能。

  发挥育人功能,打造弘扬传统文化阵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组织乡村德高望众“名人”讲述家族故事、修订家训族规,开展“家谱、家训、家风”征集传唱活动,对道德礼仪、家训族规进行劝谕和规范。既保留“朔本追源,传承家风家训,倡导仁孝礼义”等传统积极内容,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等新时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孝文化的传承上,充分利用我县广平郭氏祖先、元代乡间私塾先生郭居敬撰辑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制作“二十四孝”牌匾在其家族祠堂内悬挂,还延伸到众多土堡,在县城文化广场设立二十四孝柱,建立孝文化主题公园,让人们休闲之余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发挥引导功能,打造主题宣传教育阵地。一方面,结合乡村民俗风情状况,详细掌握祠堂庙会、祭祖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规模等,统一收集资料建档,适时派出文艺演出队、理论宣讲团、宣传轻骑兵等队伍,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工作部署,以及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内容,融入群众身边具体鲜活事例编成故事,利用当地方言,通过图片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教育。近年来,全县各村祠堂共开展各类宣传600多场次、文艺演出100多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多张(册),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次。另一方面,充分用好祠堂“宣传栏”等阵地,在全县各祠堂张贴、悬挂“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3000多张(幅),设立善行义举榜100多块,在潜移默化中革除陈规陋习,培育社会新风。

  挖掘服务功能,打造农村文化娱乐阵地。坚持把“祠堂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相结合,选择条件较好的建设高氏“瞻城祠”、近期媒体广泛关注的“肉身坐佛”章公祖师出生地---章氏祖祠等100多座祠堂,开设农村文化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棋牌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协调陈氏、林氏、吴氏等20多个姓氏祠堂,成立了钢管乐队、舞狮队、秧歌队等农村文化队伍,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迎花灯、舞狮、戏曲等文体活动。既解决了农村缺少活动场地的难题,也使祠堂物尽其用,发挥新的作用。

   变“姓氏祠堂”为“闽台交流平台

  地缘性、血缘性是姓氏宗祠文化的重要特征。我们紧紧抓住海峡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返乡谒祖这一契机,积极将“姓氏祠堂”打造成闽台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请进来”交流。以大田与台湾的姓氏渊源为纽带,先后争取连战、萧万长、郑昭明先生分别为连氏龙井大宗祠、萧氏林埔大宗祠、郑氏荥阳祠题词,策划举办了福建连氏宗亲年度座谈会暨连战为龙井祠题词揭匾仪式、萧氏林埔大宗祠祭祀庆典暨萧万长为林埔大宗祠题词揭匾仪式、荥阳祠荣列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匾)仪式暨2013年祭祖大典等活动,邀请了郑昭明先生等台湾宗亲回乡谒祖,加深两岸民众对“根源祖脉”的认同感。

  “走出去”恳亲。组织大田连氏宗亲会先后5次赴台开展恳亲交流活动,参加海峡两岸宗亲交流暨族谱展,互赠族谱、深化交流,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亲上加亲”。

  “软硬件”提升。组织修缮涉台姓氏祠堂,积极申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龙井祠、林埔祠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荥阳祠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变“纪念祠堂”为“红色教育课堂

  大田县是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富。我们注重挖掘各个祠堂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建立纪念场馆。整合宣传、党史、文物、旅游、民政等部门力量,对革命先驱林大蕃、林鸿图的武陵乡林氏宗祠“西河祠”、抗战期间集美职业学校迁址大田的均溪玉田村“范氏祠堂”,进行科学规划,分别建立“闽中工委旧址纪念馆”、“集美第二学村旧址陈列馆”。

  提升红色内涵。着眼于纪念馆功能和价值的延伸,广泛发动群众提供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线索,征集相关文物,改进陈列方式,用生动翔实的文字、图片和历史文物,讲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目前,“闽中工委旧址纪念馆”、“集美第二学村旧址陈列馆”已成为三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努力向福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迈进。

  组织纪念活动。每逢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依托纪念馆广泛开展党员团员入党入团宣誓仪式,举办“学雷锋”“祭先烈”“党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突出爱国爱党情感教育。闽中工委会址纪念馆、集美第二学村旧址陈列馆等基地建成以来,已接待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干部职工以及学校师生3万多人次前来参观,接受教育。特别是“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先后与集美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等高校结对共建,作为师生社会实践基地。(大田县委文明办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