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多举措推进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工作

16.11.2016  12:33

三明市是一个多民族的散杂居地区,有省级精准扶贫贫困村3个,市级贫困村12个。为加强少数民族乡村精准扶贫工作,三明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帮助民族乡村加快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一、健全挂钩帮扶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挂钩联系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和宁化县治平畲族乡,及时帮助解决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以及饮水和交易市场建设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少数民族村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优先选派干部到贫困民族村驻村任职,贫困民族村的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得到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建立市、县、乡三级挂钩帮扶民族村工作机制。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通知》,安排市直各有关部门第五轮对民族村实施对口帮扶,要求市直各挂钩帮扶单位每年要筹措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帮助解决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永安市、宁化县安排当地处级领导和部门挂钩帮扶本地的民族村。民族村所在的乡(镇)都安排乡领导挂包民族村。

二、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一是把2个民族乡列入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计划,从市直相关部门中选派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干部,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2个少数民族乡。把宁化治平乡光亮畲族村等12个民族村列入贫困村村财增收行动计划,实施“五促三保”措施,大力开展股份合作。对通过帮扶有能力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采取“十个一批”的帮扶模式,因户施策。二是市民宗局依托社会团体实施少数民族特困户帮扶三大工程,对重病、受灾特困户实施“温暖工程”,进行看望慰问,每人给予1000-3000一次性补助;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实施“圆梦工程”,对考入大学的特困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每人2000元补助;对有劳动能力的少数民族贫困户实施“增收工程”,依托当地专业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在合作社带动下脱贫致富。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万元民族乡发展专项资金和60万元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专项经费。永安市、宁化县每年分别设立70万元和65万元民族乡、村发展专项经费。清流、三元、梅列、沙县、明溪、尤溪等县(区)财政每年也都安排一定的民族工作经费帮助当地民族村发展。支持列入贫困村计划的民族贫困村建立扶贫开发基金,对募集达15万元以上的村,县财政额外给予5万元补助。设立县级村集体经济财政专项资金,根据贫困民族村的项目发展实际需要,经相关职能部门复核后,县级财政给予10-30万元补助,作为村级集体投资股权。落实县级财政对民族村自有经营性经常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补足到10万元的政策。

去年以来,三明市、县两级挂钩帮扶单位为民族村办实事办好事246件,投入协调各项发展资金3625.9万元。43个民族村村财增收167.1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491元,有18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所在县(市)的平均水平。各民族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达到所在县(市、区)农村平均水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