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人获多项含金量奇高的奖项 彰显向上的力量

10.04.2016  16:58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啦啦操联赛技巧自选第一名……

  一流赛事、高手对决、顶尖水平,含金量奇高的奖项,一个接着一个揽入怀中。而且获奖从国内获到了国外,连柏林华语电影节也留下了三明学院人的身影。

  春暖花开,校领导接见获奖师生,来了满满一堂。“以前也有获奖,但是没有这么集中……”这么多来之不易的收获,在新学年集中爆发,让人称奇。

  “井喷”的,其实不仅是师生拼搏的激情,更是学校向上的力量。

   无休无眠

  三天三夜,无休无眠……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只要是中国的高校,几乎都参与了,竞争非常激烈。我省有些老牌本科高校,至今都没有拿过一等奖。

  一组3人,三明学院共有20组60位同学参赛。而这还不算前期的,加上前期的最早达到了40组之多。整个赛事全国参赛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强度大,难度更大,每所高校都会派出最强团队,一大堆院士、博导在一线指导。三明学院也不例外,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邱锦明带队,全程参与指导。

  大赛是开放的,全程通过网络组织。考题也是开放的,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从中抽象出来。太阳影子定位,是2015年的竞赛题目之一。这是一段15分钟的视频,展现给大学生的是,太阳底下一根杆子的影子变化。

  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根杆子在地球哪个地方?视频什么时候拍摄的?站在哪个角度拍摄的?大道至简,却也至难。这样的问题一旦圆满解决,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说侦查。

  每年的题目各具特色,从家具智能折叠到北京奥运交通调度,从葡萄酒的客观评价到“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可谁又能想到,参赛以来,三明学院已经拿过三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

  要先分析基理,根据现象找规律,然后把复杂的东西,用数学模型描述出来,而这正是数学建模的核心。之后,不仅要在计算机上编程计算,还要与现实验证对比,不断改进数学模型,最后得到相对最优的结果。这些都是他们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构建自己的数学模型,花的时间最多,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是大学生的创意,恰恰就体现在这里。”指导老师管强说。既要有创新点,还要理成人家能看懂的漂亮论文,在72小时的期限之内上传,否则再厉害也没用。

  没有标准答卷,创新能力蕴含其中,而且“东西好,包装也要好。”没有平时的苦功,是不可思议的。以赛带教,以赛促教!不仅学生基础抓得早,而且第二课堂早就先做数学建模,更不用说每年大赛之前的暑期集训。

  就这样,竞赛不仅与课程设置,而且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校还将参赛结果,纳入了学生综合成绩考评。得奖幕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那是全校上下伸出的温暖的手:参赛之前,图书馆的书,都要借上好几百本。更不用说,大赛之时的后勤保障……

  “三天不睡觉,奋战在一起,累了只能在机房里趴一下……”每年的72小时,都是一次煎熬,但是每一回学生和老师都一起坚持下来了。这样的团队,这样的过程,比起得奖,更是人生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份迎难而上的自信。

  参加数学建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是职场“抢手货”。他们的感恩心语,一起拼搏过的管强自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