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赋》五赋争鸣 为何争相歌咏之?
东南网6月21日讯(海峡网记者 曾群峰)昨日,福建作家陈章汉的《三坊七巷赋》正式发布,这也是近期第三篇《三坊七巷赋》同题文赋,而之前网络上也流传有其他作者的《三坊七巷赋》。据不完全统计,以《三坊七巷赋》为题的赋文竟达五六篇之多,而且都是今人所作。因何有这么多《三坊七巷赋》出现?这背后有何故事?
赋是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向骈文发展;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到今天那些“传奇”的赋体文章流传最广写得最好的,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警示之赋,写的是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哀叹之赋,写的是虽身居高位,然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而苏轼两篇著名的《赤壁赋》实则散文诗,写的是他被贬之后的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说到底,那些最著名的赋,并非是歌咏一事一地。
那么文化景区是否都如三坊七巷这样也都有诸多文赋歌咏之?
庐山有赋,作者“明石秋色”名不见经传,应是网络写手;黄山有赋,辞赋名家袁瑞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所写;泰山有赋,季羡林先生写过《泰山颂》(也做《泰山赋》);鼓浪屿也有赋,女辞赋家陈秀冬(笔名“寒池青莲”),属游记体辞赋……但似乎还真没如三坊七巷一般,一时之间,几乎在同时,出现这么多文赋。
历代福州名人都在写这片坊巷:南宋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当时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清道光年间,文人刘心香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三坊七巷”连称最早正是这位刘心香的功劳。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陈衍的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更是让“三坊七巷”脍炙人口。
那么是否有必要用文赋这样古老的形式来表现呢?因何文人、古文诗词好者争相歌咏三坊七巷?
都说“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但又有多少福州人真能懂得那是怎样的半部中国近代史呢?陈章汉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三坊七巷应该说是整个福州在海丝之路上的起点,这在很多节点上可以表达出来。三坊七巷不只是一批读书人在那里读书居住、自娱自乐的地方,它是跟海相通的。《三坊七巷赋》作者之一的林庆辉则认为,用赋作文是一种文化态度,他希望通过这种态度来影响现代人对文化的敬仰。“只有用大文章的形式,才能够承载三坊七巷的文化内涵。”
陈章汉在他的《三坊七巷赋》发布前曾称,“三坊七巷领福州文化之先,因为它有具体人物、事件,福州文化它必须有参照系,而三坊七巷文化构成了福州文化的核心。这些人的文化追本溯源,都会在三坊七巷交叉起来。他们具体的惊天动地的事业大都是在外头,三坊七巷等于说是他们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