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等】2021.03.23:抑制“三农”经济资源流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七年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制订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彰显“三农”问题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突显性。2020年12月28—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蓝图,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来看,针对“三农”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的支农、惠农、富农到乡村振兴政策下的强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但抑制“三农”经济资源外向流失、实现农民职业的市场化地位对于乡村振兴却是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真正让经济发展实惠落地“三农”,使得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纵观“三农”经济资源流失,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经济资源流失。由于中国农村面广量大,乡村振兴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使得相当一部分资本和信贷投入通过母体流出农村。二是农业资源开发流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量城市闲余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涌入农村投资开发土地及其他资源,其收入和利润被转移出农村,包括发展旅游、农村土地和村落存量空间资源流转等开发。三是消费流失。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很大部分收入用于城市购房和子女异地教育及其他非农产品消费,此举使得大量农村资本流失。四是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伴随着农村科技水平提升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依然处于过剩状态,加之城乡收入差距,作为经济发展驱动力之一的劳动力外流已成为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振兴的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诚然要靠发展来解决,但长期客观存在的城乡结构差异和“三农”经济资源流失,已成为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支持金融资本落地乡村化。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1636个县、37334个乡镇、691510个建制村。农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规模,但集体账面资产仅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集体所属全资企业仅1.1万家,资产总额才1.1万亿元,与农村规模相比显然不成比例。乡村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大量资本的投入,但应避免外来投资和信贷流失。可依托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优势,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特别是乡村环境改造和民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充分发挥农村地区金融系统和财政风险基金等国家资本支持力度,扶植乡村地区农民生产和投资主体;扩大农村地区信贷规模和信贷周期,开展信贷由小额向大额、由短期向长期转变;开展资产倍增抵押贷款和发行“三农”国债等,夯实乡村振兴资本基础。并在国家政策制定、资本融资和管理、新型农业主体经营间积极开展创新模式,真正让各类金融资本落地乡村,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二是以农民为主体,推动农村资源开发在地化。
包括土地、山林、水体、村落房屋等在内的农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本底资源,其属性是属于涵盖依附在土地之上的农民及集体所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一轮国土空间减量规划进程中,应立足于权属主体利益,抑制外来资本凌驾于农民主体地位之上的开发方式。推动农村资源在地化开发,降低资源价值外流,实实在在让农民受益。建构农村以农民集体权属主体的乡村开发集团,在引进外资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努力避免乡村振兴农民边缘化,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生态养育、旅游开发、传统村落营缮与再利用、土地开发、基础设计建设等领域。农业生产开展规模化经营,依托乡村物资生产公司,在农田水利建设、作物产销和加工及山林养育等方面,发挥农民主人翁优势;乡村旅游开展县乡(镇)全域旅游,依托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在旅客接待、出行、住宿、物流等方面,借助存量空间改造和再生产功能,发挥在地农民人力、物力的主体性;传统村落和地产开发实行域内开发建设,依托乡村建筑开发公司,在村落改造、修缮和地产开发、景观和基础设施再造等领域,培育在地化营缮。
三是以县域为统领,强化“三农”经济流通主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县域是主战场,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县域乡村物流网络体系。县城是架构城市与乡村的枢纽,乡村广大的市场和农村丰富的资源是“三农”经济流通的基础。强化顶层设计,建构城乡等级流通网络,挖掘农村流通市场潜力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培育壮大县域各类流通经营主体,将“三农”经济流通主体化,真正做到“三农”经济流通受惠于民。整合邮政、交通、供销、商贸和快递等经营主体,打破各自为政的旧格局,以乡村为单元,以乡村物流配送公司为核心,推动城乡人流、物流和贸易协调发展。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中心,建立农业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城乡配送体系;以村级为单元,建立游客流动服务体系;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构区域链和农村流通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跨地域流通信任机制。
四是以职业化为抓手,建构乡民转型农民职业化。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但农民是主体。截至2019年,全国乡村仍有5亿多农民,其中新型农民仍不足3000万人。在城乡收入和设施差异及城镇化并行存在的现状下,乡城人口迁移和乡村人口收缩仍将持续。为此,打破传统城乡收入分配模式和建构农民职业化势在必行。在建立各类乡村开发公司基础上,试点开展市场化公司管理和社会分配、保障机制构建,农村土地及其他资源权属流转长期化,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以现代管理制度为理念,构建职业农民供给和流迁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准则,建立现代公司用人和福利制度;以市民化为标准,践行农民城镇社会保障模式。完善农村土地和其他资源长期流转机制,构建市场化乡城人口流动管理体系,推行城乡双向人口流动和落户模式;转变农民长期依附土地的历史观念,构建离土又离乡的职业农民新时尚。以职业身份和市民社会为起点,提高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科技厅创新战略研究项目“乡村人口收缩下村落空间分异及其存量空间再生产研究”(2020R0079)阶段性成果。]
福建日报: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103/23/content_60314.html
新福建: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72320.html
中工网: http://www.workercn.cn/34198/202103/23/2103231044492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