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节省三公经费发展民生 培训转场促景区转型

06.08.2014  10:29

  福州新闻网8月6日讯 昨日下午,闽清县纪委工作人员来到塔庄镇斜洋村的七叠温泉景区,查询景区公务培训接待情况。检查结果显示,公务培训和会议中没有发现不正之风。

  市纪委相关人士介绍,公务培训和会议中容易出现借学习之名、行旅游享乐之实。比如安排5天的行程,实际培训仅2天,培训结束后借机安排游玩3天。有的借公务培训之机用公款违规购买礼品、纪念品和土特产用于发放,增加了公务开支,让公务培训成了参会人员眼中的“唐僧肉”。

  “以前,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接待都忙不过来,主要是公务接待。今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来这儿举办的公务培训和会议只占10%左右,主要以私企举办的培训、拓展、夏令营为主。”景区负责人朱祥豪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景区内共有9个会场可供会议、培训,同时能容纳近500人,是闽清最大的会议培训接待场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景区公务接待和会议培训减少了50%。

  “2011年至2012年,平均每个月有四五批人次找我预订场地进行公务培训,2013年至今就没有了。”塔庄镇党委副书记、镇纪委书记林立勇介绍。

  公务培训接待少了,景区经营还得持续。为此,景区及时调整策略,让营销团队“走出去”,他们派出13人的团队到市区推销,开通微信平台在网上宣传,将接待对象拓展至市民及散客。

  与此同时,景区开发打造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开设了垂钓、捉泥鳅、摸田螺、桃李采摘等游乐项目,并与周边的宏琳厝、龙晶葡萄园等景区联动,精心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同时降低消费标准,让市民更容易接受。据了解,2013年景区营业额1600多万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今年还有增长。

  景区思变,政府“转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闽清县将培训场地收回到县乡党校主阵地,共组织2批210名村官到县委党校接受培训,全县1300多名村干部在县乡党校完成了各类教育培训。县里还将会议培训和“三公”经费接待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民生建设中。目前共投入98万元,用于专项改善全县困难寄宿生膳食标准,其中,中小学寄宿生按每生每年500元、低保家庭小学寄宿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中学生按每生每年1250元予以补助,全县共落实困难寄宿生1754人。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张文)

【责任编辑:林少斌 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