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诞生历程":13万笔原始数据算出 22家电商纳入

09.02.2015  12:58
采价员王大姐在超市进行价格采集。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240余名采价员每月在4100个价格调查点收集数据记者揭秘CPI“诞生历程

  13万笔原始数据算出每月CPI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个经济领域的专业术语,近年来逐渐被普通市民熟识。那么,每个月对外发布的CPI数据是怎么得出的?近日,记者跟随统计工作人员,亲历从一线的价格采集到后台计算的全过程,揭秘CPI诞生背后的故事。

  京华时报记者陈婧 顾梦琳

  □ 现场

  “不看会员价得记普通成交价

  马连道家乐福超市,对王大姐来讲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地方。牛奶、糕点、熟食、水果、蔬菜……哪个摆在哪儿,她都“门儿清”。“这里是北京CPI统 计的采价点之一”,王大姐说,作为西城区统计局调查队的采价员,每月逢5、0的日子,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超市,成为第一批“顾客”,记录下所需采集的消费品 的价格,并将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CPI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1月20日早8点,超市一开门,王大姐就开启了工作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者,她“只看不买”。

  毛肚86元/kg、肋排79.6元/kg……王大姐一边走,一边快速地将价格输入手持采价器中。“采价并不是看见价签记下来就行了,还有很多细 活儿。”王大姐说,除了价格的单位要注意,哪些是会员价、哪些是促销、哪些是买一送一都要看清楚,“小白菜是特色菜,只有会员能享受额外优惠,现在会员价 是2.58元/kg,这个价格不能记录,得记3.18元/kg的普通成交价。

  9点16分,王大姐需要在家乐福录入的105种规格品完全输入完毕,但她并没有立刻将数据上传,而是走到超市的角落里,将采价器里的数据重新查验了一遍。“每次数据正式上报之前,我都会对数据进行检查,看看是否会有手误输错的情况。

  遇价格明显波动要标注原因

  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确保价格规律的真实性,统计局要求,对于那些价格发生明显波动的规格品,采价员还要直接从市场了解变化原因。王大姐告诉记 者,当蔬菜水果价格变动超过20%,一般消费品价格变动超过10%时,就需要备注具体的原因。为了最大限度节省采价的时间,王大姐摸索出一套方法,“不仅 采价线路是根据商品的摆放情况专门规划出来的,像涨价、促销、促销力度减弱这类价格变化的原因会提前写好,在实际录入时只需要轻轻一点即可添加。

  实际上,手持采价器也自带这一提醒功能。“采价器实际上就是一个装有一套CPI数据采集系统的智能手机,设计也非常人性化,系统不仅自带计算器 功能,当输入规格品价格发生明显变化时,还会有颜色提醒,红色说明涨幅过高,采价员就需要备注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西城统计局价格科王科长说。

  据介绍,从2009年年末开始,北京市CPI数据采集实现信息化,采价员即时将数据录入上传,信息会在区、市、国家三级调查队系统的电脑里显示,统计的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都明显提高。

  □揭秘

  数据上传后需“两级”核验

  事实上,当数据传送到CPI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平台,CPI的诞生之路才走到一半。在上传完成后,区县一级价格科的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对数据逐 一审核。记者在CPI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平台也看到,对于每一种规格品,系统会自动给出一个价格合理区间,当实际采集的价格超过合理区间时,该数据就会被系 统用颜色标出,橙色表示涨幅过高,蓝色表示降幅过大,以此提醒审核人员重点关注。

  王大姐也说,有时候即便同一类商品两次采集价格变化非常细微,区县也会打电话问是不是写错了,“像这次黄瓜价格是5.98元/kg,跟上次的5.96元/kg比较,实际500g只变动了1分钱,这种就很容易在审核时被认为是笔误”。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王铁梅告诉记者,在区县完成审核后,消价处还会对数据再次审查,重点关注发生较大价格变化的规格品。 据悉,除了在电脑前的静态审核,市局和区县统计人员还会动态抽查,到调查点复核价格。“有时候采价员前脚刚在采价点采完数据,后脚就有区县统计人员核验价 格了”。

  22家电商被纳入统计范围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副处长巩红卫介绍,只有当CPI原始数据审核无误后,才可以启动CPI数据的处理程序。按照规定,计算出的CPI数据需在下月初上报到国家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局审定后,才能对社会发布。

  据悉,这一处理计算是在市局不联网的保密机上完成,计算机会根据审核后的原始数据,先计算出规格品在一个采价点的平均价格,再根据各个采价点的 平均价格计算出规格品的月度平均价。在规格品的平均价基础上,计算出其个体指数,根据不同个体指数的权数,最终加权计算出最后的CPI总指数。

  每月的原始数据能达到多少笔呢?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采价员共240多名,调查的代表规格品达到2700多种,而价格调查点则高达4100个,有 22家电商也被纳入其中。按照CPI调查要求,对于粮食、猪牛羊肉、蔬菜等与居民密切相关价格变化频繁的食品,每月需要调查6次价格;对于鞋帽、耐用消费 品、交通信息工具等产品每月调查2次价格,对于水、电等政府定价项目,每月调查核查1次价格。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消价处指出,全市调查员每月约采集 13万笔原始数据,“正是基于这每月13万笔的数据,才最终加权算出每月CPI”。

  采价遵循“定人定时定点”原则

  为了保证基期内价格的可比性,统计部门对CPI采价要求“定人、定时、定点”,也就是说,时间、地点、人员都要长期稳定。“采价的时间特别重 要,像食品的采集时间必须是早晨,这是为保证测量的都是刚上架新鲜产品的价格,并且数据也必须在当天上午12点之前上报。”王铁梅告诉记者,特别是农贸市 场,上下午代表规格品的价格差异很大,采价员必须严格执行“三定”原则。据悉,采价员所使用的采价器还自带有GPS定位功能,能监督采价员是否在规定的时 间、规定的采价点采价。

  据悉,除去拆迁、搬迁、装修、停业等因素,采价点不会随意更换,只有在基期轮换时采价点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度相关规定,全国每五年进行流通消费价格调查基期轮换,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价格调查目录、调查项目和各项目权数等进行调整。

  □讲述

  时间被“打碎”不敢出远门

  王大姐从事采价工作已经5年了。“光记录采集价格的小本都已经用5个了。”王大姐摇晃着随身携带的记账小本说。王大姐的小本上不仅记录了工作时 间表,还写有每次采完价的心得,典型商品的涨跌情况以及采价后需要反馈的问题。记者从小本上看到,王大姐一共负责4个采价点,其所采价的规格品除了食品、 日用品外还有钓具、医药品等,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都是她的固定采价日。最多的一天,她需要采集141种规格品价格。

  王大姐笑着说,一个月6次雷打不动地到采价点采价,“即便是春节等法定假期,赶上了这个日子都不能休息,必须到采集点完成任务。”王大姐还告诉 记者,5年来自己从来没出过远门旅游,“去哪儿玩,想的不是当地的风景和美食,而是能不能4天内往返,不然会耽误采集价格的工作。”王大姐有些遗憾地说, “孩子中考完,本想带着去旅游,但最终也没去成,4天实在是不够啊。

  -释疑

  1 如何选择代表规格品

  选择市场销售量较大、质量合格、货源稳定、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有较大的代表性,并为大多数居民普遍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2 如何抽选价格调查点

  在充分考虑地域、规模、经营业态等因素的前提下,抽样选取。

  3 如何确定权数

  由于居民家庭在一些商品上的消费支出较多,在另一些商品上的支出相对较少,即使商品的价格变动相同,其对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不同。所以要根据城乡住户调查的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并辅之以典型调查确定CPI中各类别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