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内部将禁称“总” 网友:称宗主
据《广州日报》10月27日报道,近日,上海万科传出了一份文件,要求公司内部称谓全面去“总”。无论日常工作场合还是邮件、微信等沟通,建议直接称呼其名。如果内部沟通再出现“总”字称谓,被称呼者要乖乖上交100元到公司爱心捐款账户,从11月1日开始执行。
上海万科内部通知,将执行无“总”称谓的要求
在接受莲花财经采访时,万科董秘谭华杰回复道:“那是上海万科提出来的,集团整体并非不强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角度,直呼其名的确不好接受,古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有表字,对领导长辈总是有尊称,“万科内部年龄跨度从20多岁到50多岁,全都不让喊‘总’,心里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总部也不会干预分公司。”话锋一转,谭华杰谈起了上海万科一直是万科重要分公司,运作成熟,定位创新,这次提出“新政”也与之定位匹配。近日,上海万科正式签约联合创业办公社,万科跨界进入联合办公领域。上海万科“新政”祭出的大旗——事业合伙人制度,毕竟倡导平等的合伙人心态,内部扁平化,接轨国际,也是万科一直在做的事。
万科集团(资料图)
“现在万科内部邮件中,是不能出现‘领导’二字的。” 谭华杰说。在跟投项目中,负责人不一定是级别最高的,但一定是对项目最了解的。
上海万科禁“总”新闻一经发布,即刻引发网友热议。公司、企业、政府内部该如何称呼,也被大家调侃:“不叫总,那就叫宗主如何?这个称呼不会有人反对吧。”也有网友表示,“称呼”是一门很高深、很有趣、很关键的学问,如果在古代称呼出错,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称呼习惯是门复杂的学问
在中外合资企业工作的白领穆小姐说,在她们公司里基本都是叫英文名称呼,上下级之间也是如此。“当然面对最高级别的CEO还是要称×总。”
穆小姐告诉记者,她不太习惯自己使用英文名,当别人叫她英文名的时候,她都没有反应,所以很多同事都叫她中文名。“称呼还是一个习惯问题,比如我们下面的分公司,因为是以内地性质为主,大部分人还是会称呼×总,我们也有一些内地背景出身的领导,基本会称×总,而港台地区领导就会直呼英文名。”
如何称呼也有例外,穆小姐说,她们公司有个台湾来的领导,大家都称呼×总。“在合资企业大多要和港台地区或者国外交流,所以公司里通常既保留了境外公司的习惯,也会保留内地的习惯,同时使用中英文交流,称呼等都是如此。当然还是要看领导的习惯。”
去年,广东省纪委发出通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通知指出,只有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下级党员,党员之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称“老板”反映的是党内关系的市场化、同事关系的雇佣化;称“老大”反映的是党内关系的江湖化、上下级关系的人身依附化。
改称呼或只是换汤不换药
有网友表示,在他们公司内部也曾推行取消称呼职位的活动。他们公司为了拉近上下级关系,促进员工之前的融洽关系,曾在公司内部推行称呼姓名而不叫职务的活动,但终究没有推行成功。“因为在平级或上级对下级可以叫姓名,但是对于一个新进公司的员工,要让他叫他的主管、经理甚至总经理的名字,他实在是难以叫出口,全公司几乎也没有人直接叫老板的名字,所以只得作罢。”
在上海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在她接触过的公司里,如果是国企,通常还是经理总监之类的职务称呼,而公关公司都以英文名称呼,下级面对上级也会直呼英文名。对于万科禁止称“总”的做法,刘小姐认为没有必要。“一字之差能抹平级别之差吗?称呼是什么,还是要看领导心情,所以叫什么真的无所谓,意义不大。”
有专家指出,现实中等级区分不改变,价值观不改变,称呼也难以改变。即便勉强改变,为难、尴尬的也只是下级。
(综合《广州日报》、莲花财经)
作者:黄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