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里从未过时的爱情观

17.08.2015  14:12

  又是一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的故事又将再一次被人们提起。不过,对于商家和很多年轻人来说,七夕节里有没有牛郎织女似乎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七夕对于他们来说,将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来过才更有利可图,才更显浪漫——七夕正在与公历2月14日的情人节一起,成为人们表达爱意的浪漫节日。

  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七夕节原本就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只是,在传统的语境下,牛郎织女的故事所传递的与爱情相关的信息,要比西方情人节丰富得多,也浪漫得多。

  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如此打动人心?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天上的星宿,如此明显而无可回避吗?当然不是。星宿只是故事敷衍的客体,故事本身才是最根本的内核。那么,这个故事的内核又讲了些什么呢?

  故事中,牛郎与织女原本一个在人间一个在仙界,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老牛的撮合下,他们相识、相知、相爱了,并且,为了爱情,织女留在了人间。从织女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牺牲,但她牺牲得义无反顾。今天,很多相爱的年轻人也为人们提供了相似的样本,比如为爱放弃另一个城市待遇更加优厚的工作,为爱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等,只为与相爱的人平凡相守。

  故事中,牛郎与织女幸福地生活了多年,生了一对儿女,男耕女织,柴米油盐,一起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平凡。但即使是这样,即使是粗茶淡饭,有了心爱之人的相守,两个人便都能甘之若饴。今年的很多“裸婚”的年轻人,过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小幸福的生活么?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也有愿意坐在宝马里哭的,但笑里是满满的幸福,哭里却只有深深的痛苦。

  故事中,王母娘娘代表的无疑是保守势力,有着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无法接受牛郎与织女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关系。于是,她派出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今天的为人父母者,同样也不乏王母娘娘一样的对年轻人爱情婚姻横加干涉者,干涉的结果,只是增加了年轻人的痛苦,却不会给年轻人带来自己一厢情愿的幸福。

  故事的最后,织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携一双儿女追到了天上。虽然他们一年只有一次短暂的相聚,但他们却日夜彼此守望,不离不弃,这又是何等的忠贞。

  如果我们将牛郎织女故事中所传递的关于中国传统爱情、婚姻的观念,用现代语言作一总结描述的话,那便是:我的爱情我选择,我的婚姻我作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永远不离不弃。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任何美丽的爱情故事,都要走向柴米油盐的日常平凡,而在这平凡之中一点一滴的细细耕耘,才能带来爱的长久与生的幸福。

  这些,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家庭观念。在当下,也仍然有着未曾过时的现实意义。

  爱情不是为了满足生理与经济需要而编织的谎言,而是因相知、相爱而做出的相伴、相扶、相守的诺言。爱情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当两个人的结合进入到现实生活时,柴米油盐的日常便是最实在的存在。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会有七夕节的“乞巧”,七夕也就变身为“乞巧节”。彼此相爱的男人与女人一起,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携手努力,定能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锦缎。(作者:张楠之)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