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有思想的“螺丝钉”

14.01.2015  19:25

冯鸿昌(左二)正在与工友们一同作业。

  

冯鸿昌获“中华技能大奖”。

  

   人物名片

  冯鸿昌,男,35岁,中共党员,汉族,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工程部经理助理、高级技师、党的十八大代表,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与其他获奖者相比还有差距,他们‘上天入地’,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在一举摘取技术技能界最高奖项“中华技能大奖”、成为了我省最年轻的获得者后,冯鸿昌反而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了。

  不断追求进步,是他港口作业18年来落下的“职业病”。

  1997年3月,冯鸿昌到厦门海天码头实习,从此他的勤奋劲和求知欲便与码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交织在一起,不断创造出奇迹:只有中职学历却跻身高级技师行列,成为熟练掌握现代化港口机械维修、监造工艺的“技术状元”;26个英文字母都念不标准,却监造数千万元的大型设备,提出近百条整改建议,让外国专家叹服;从一开始的上桥吊检修都双腿打颤,到带领维修班组成员们戴上安全帽,在台风中作业……

  对于冯鸿昌来说,荣誉只是又一个开始而已。“‘学习、创新、传承。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必须始终记住这六个字。”

学习是立身之本

  初到海天码头的技工几乎都有个疑问——冯鸿昌是怎么在全年365天不间断的码头生产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速胜的?

  其实,冯鸿昌又何尝没有一番心路辗转。1997年3月,冯鸿昌与10多位同学一道,从厦门机械技工学校南靖教学点,来到海天码头实习。跟着师傅爬上70米高的桥吊检修,他头皮发麻,双腿打战。好不容易克服了恐高,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现实又给了冯鸿昌“当头一棒”——他花半个小时才找出发动机水管漏水问题,师傅周梁成用两分钟就解决了。

  看到冯鸿昌难过地低下了头,周梁成语重心长地说:“想干好这一行,只有多学习多钻研。

  简单一句话,却点醒了冯鸿昌。于是,他用半年的工资自费报名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习班。白天下班后,冯鸿昌匆匆扒几口饭,骑1个小时的单车从公司赶到学校。周末人家打扑克、侃大山、沉迷网游时,冯鸿昌却在学校学习知识,请教老师。

  “学习这事是越读越有兴味。”冯鸿昌告诉记者,后来他的“课堂”从学校延伸到了公司宿舍、食堂,甚至上班路上他都嘴里念念有词,“背的全是书本要领。

  成果在制图上最先显现。起初,冯鸿昌的制图都在图纸上完成,过程繁琐不说,还经常涂涂改改,不美观。学习了CAD制图软件后,冯鸿昌能很快把图纸画好,有时还能交出备选方案。

  曾经揶揄过冯鸿昌“只是一介外来技术工人,何必给自己找累”的工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发现,这位朴实的小伙子在外语、计算机操作、CAD操作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岗位技术水平更是令人惊叹。2001年,他参加厦门市第七届职工技术竞赛,以总分第一名摘得港务系统“技术状元”桂冠。这年,他22岁。

  紧接着,2007年,冯鸿昌通过了厦门市高技能人才认定,被确认为技师。同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习是立身之本。”就这样,只有中专学历的冯鸿昌通过学习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机械设备疑难杂症手到病除的“技术尖子”,成为了领导眼中可以独挑大梁的“维修指南”。

创新是价值之源

  作为海天码头海润班班长,冯鸿昌熟悉这些大型设备,如同亲密无间的老友。他告诉记者,是公司给了他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他必须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并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创造价值。

  柴油机发电组是以柴油机作动力,驱动同步交流发电机而发电的电源设备,耗电是它的一大特点。为此,2010年,冯鸿昌和班组成员开始进行“龙门吊‘油改电’节能项目改造”,采用电力驱动方式替代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组方式,即铺入电缆,由市电引电。

  “原来吊一个箱子大约是8块钱,项目改造后,只需要2块钱。”冯鸿昌说,就在项目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就节约能源2278吨标煤,节省经济成本1708万元,减少碳排放8976吨。现在,“油改电”项目已经进入二期阶段,将分别在海润码头和象屿保税区启用,预计每年可节省成本488万元。

  此外,在吊具固定导报作业撞坏冷藏箱顶部的时候,冯鸿昌与师傅周梁成一道,组成攻关小组,不久,就设计出一套合理的伸缩式活动导板。这项改造方案成本低,周期短,提高了作业效率,获得公司年度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等奖;

  在发现龙门吊大车油管存在接头经常松脱的问题后,冯鸿昌灵机一动,通过技术革新,把油管降低,安装到柴油箱底部,不仅保障了设备在大车转向转场的正常运行,成本也只需1万多元。若是按照厂家的方案重新更换油管,光预算就要25万元。

传承是技工之责

  对冯鸿昌来说,很多时间节点具有特殊的意义:2001年,经过公司的推荐,他获评厦门市第二届“十佳外来青年”;2004年,作为外来工代表,他走上公民道德宣讲的讲台;2012年,他又作为一线工人代表出席党的十八大……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冯鸿昌工作室”成立的日子。

  2012年8月,公司成立了以冯鸿昌名字命名的工作室,33名职工分为桥吊、龙门吊、流机、海润组、抢修五个专业小组,共同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好铁能打几颗钉,只有个人的能力和集体的智慧相融合,才能发挥巨大力量。”冯鸿昌作为工作室组长,常常琢磨,要怎么在基层的岗位上发挥冯鸿昌工作室的作用,才能带动身边同事,进行技术传承、技术创新和技能创新,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

  工作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输送优秀技术人员到厂家培训,回来后带团队再内部培训交流,提升维修技术水平,开展联营与厂家建联营体,做港口设备的售后技术服务,为港口做技术支持服务,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培训、技术攻关等来加强日常的培训工作。

  冯鸿昌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作室的宗旨,就是要发挥‘传、帮、带’作用。”于是,他先后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了价值6000万元的8台龙门吊的监造、4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的二手龙门吊的技术改造、大型柴油机大修和轨道式龙门吊吊具导板改造创新等多个大工程。工作室成立3年来,226个技术革新项目为企业和厦门港口建设创造了484万的经济效益。

  一次次的锻炼,成就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能手。如今,工作室19名签署了人才培养协议点高级技能人才,已有5名晋升职业资格等级。然而,冯鸿昌并没有沉浸在这本应有的喜悦中太久,工作室已经制定出了一份“2015年培训计划和技改革新项目计划表”,在表中,远程智能理货系统的平台、RMG远程操作自动化改造、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改造等项目就像一只只海鸥,准备展翅飞翔。

  “新的一年,我要以工作室为平台,挑战这一项项技改难题,助力企业扬帆远航。”冯鸿昌说。

  (记者:邓婕  通讯员:汤鹭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