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近思录》串起八百年理学史

17.11.2015  17:36

  本报讯 15日,作为第六届海峡两岸(武夷山)朱子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纪念《近思录》成书840周年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在武夷山市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庄先,省政协原副主席叶继革,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驻港澳特派员朱烨,市领导林宝金、兰斯文、马必钢、林文志出席交流会。市政协主席张建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王焰在交流会上致辞。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清华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福建省社科联、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台湾朱子研究协会主办,意在纪念朱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同时推动两岸的学术交流和文化认同。

  《近思录》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在武夷山寒泉精舍合作,从北宋“道学四子”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4人语录中分类精编而成的一部理学经典名著,被国学大师梁启超列为国学必读书之一,影响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学界八百多年,并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传入欧美等地区。《近思录》对复兴儒学、传播儒家精神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交流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佐之、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会长潘朝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乐爱国、台湾知名学者朱高正等四位主讲嘉宾围绕《近思录》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台湾大学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许惠敏、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助理教授高玮谦进行大会交流发言。期间,还举行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近思录特辑》赠书仪式。 (朱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