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双拥歌 深深鱼水情
驻地群众慰问演习演练部队官兵
支持部队供水工程建设
为部队开通拥军专线
科技拥军顾问团进军营
7月29日,我省19个市(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实现全省所有设区市连续四届“满堂红”,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份——
7月29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我省厦门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三明市、晋江市、福清市、永安市、上杭县、龙岩市、南安市、南平市、东山县、石狮市、宁德市、武夷山市、漳州市、连城县、长乐市等19个市(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73322部队72分队(厦门警备区鼓浪屿好八连)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称号,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校长杨建华、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宋舟霞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标志着我省双拥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在这金灿灿的奖牌里,闪耀着新时代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璀璨的光芒;在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我省党政军民携手并肩写下的生动诗篇。
军地合力 军民合心
既是著名革命老区,又处于对台前沿,双拥工作在福建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地位特殊、责任重大。
早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福建就涌现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拥军爱民模范乡”——才溪乡。新中国成立后,福建长期处于对台前线,广大军民始终以服从全国发展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一如既往并肩战斗、相互支持。在这片鱼水情深的八闽大地,“军地合力 军民合心”成为军政军民关系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重视双拥工作,并针对双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路和重大战略举措,为福建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抓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把拥军支前作为“书记工程”“主官工程”来抓。省委书记尤权反复强调,“凡是事关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事,凡是事关双拥工作的事,凡是事关部队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我们都要全力去做、努力做好。”省长于伟国也多次深入驻闽部队征求意见,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驻闽部队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双拥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双拥工作,把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把提升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着力点,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遵循,把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保障,把强化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双拥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不断迈进。
2014年八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期间,亲切看望驻闽部队基层官兵和接见11名双拥模范代表,充分肯定了我省双拥工作成效。在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八闽军民共同担当、亲密协作、精心保障,受到了军委、总部领导的高度赞誉。
鱼水情深 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军地双方相互支持、携手奋进,奏响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强音。
2014年3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制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福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定》,成为党的十八大后全国省级单位首家出台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
2015年4月, 我省又出台了《福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各设区市普遍出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方案,全省军民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从思想层面融合向行动层面融合、从自发零散融合向体系规模融合、从浅层次融合向深层次融合转变,为提升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福建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领和激发创新作用显著,蕴含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我省建立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优势民企民品参军项目库,开展军民两用技术对接,引进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稳定增长,逐步形成福建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八闽大地上,军民深度融合亮点纷呈。如,在全国率先提出以设区市宁德为单位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得到了中央、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关注和支持。厦门市与国防科技大学、中电科技集团联合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龙岩市与军工企业签订多个合作项目,目前超过50%已落地或正在落地……
心系部队 情暖军营
“双拥工作的一大任务,就是消除官兵的后顾之忧。”省双拥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省双拥工作坚持做到“五纳入”“四优先”。“五纳入”就是把重大军事建设项目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地方筹措的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把解决部队建设遇到的难题和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五难”问题纳入政府督办事项;把拥军支前工作纳入各级主官及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把支持部队建设的先进单位、个人纳入宣传表彰计划。“四优先”就是对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重点项目,做到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拨款、优先施工。近年来,全省各地帮助解决部队1056名干部家属随调、2293名干部家属就业问题,解决部队官兵住房1759套。
致富不忘拥军,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力量成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新生力量,从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大力支持部队建设。仅泉州市,目前就有社会拥军组织12个、会员单位1000多个。2013年10月,我省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发动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先后40多次深入驻军基层单位,帮助解决战备训练、生产生活和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受到部队官兵的欢迎。
司法拥军也不断深化,官兵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省75个基层法院与驻闽部队113个团以上驻军单位签订了开展“结对子法治共建”活动协议,96个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站经常开展“法律服务进军营活动”,形成了“党委领导、司法能动、依法维权、拓展服务、军地协作、机制创新”的司法拥军“福建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的高度赞誉。
据了解,全省已建立2万多个各类拥军优属服务组织,80%以上社区建立了社区双拥工作站(联系点),14000多个村常年开展拥军优属志愿服务。驻闽部队建制营连单位100%与驻地乡(镇)村(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团挂一村、城舰共建、百连百村”等一系列特色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