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2014.12.29:一所学校和它温暖的力量
原标题:一所学校和它温暖的力量
这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创办民办中学的故事:他信心满满地创建了北流市第一所民办中学,却饱尝种种酸甜苦辣;因为执着,他对学校不离不弃,用一言一行带着全校老师温暖着1700多名年轻学子。
他,就是北流市富林中学老校长黄志源。
12月18日,凌晨5时,黄志源早早就起床了,边吃早饭,边整理着几份昨晚修改过的文件。
“这是我向玉林市教育局开展教改调研提的几点建议。比如减轻学生课本费负担、取消课本搭配光盘,出台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的政策等。”当黄志源步行到富林中学时,是5时30分。
执着的老人
学校坐落在北流市城区富林村的一座小山坡上,占地不过十几亩,有1700多名学生就读。
清晨6时许,朗朗的读书声便从操场传来,校园的大树下,喷泉边、假山旁、已有孩子在跑步、晨读。
“学生看到我们办公室里有灯光,就觉得老师都来那么早,那我们一定也要学好。”坐在办公室里,黄志源打开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
从1997年筹建富林中学,1998年招生开始,黄志源就养成了5时晨起来校的习惯。正如时钟的指针,他绕着“教育”这个圆点,一转就是16年。
“当时的北流市有120多万人口,城区却只有两所高中,许多农民工子女读书很难。”从北流市初级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黄志源就想办一所学校,让农村孩子能进城上好学。
可这次“夕阳之旅”远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顺利和美好。
“第一年只招到87名学生,学校都不敢公布招生名单。”到了1998年秋,更因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学校的500多名股东纷纷退股,建校欠下310多万元工程款,亦被工头上门逼债。
“我是一名党员,困难压不倒我。要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富林中学就不能垮!”黄志源下定决心。“我当校长几十年,是讲诚信的!”“学校办好了,资金问题就会解决。”于是,黄志源带领老师走街串巷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大力宣传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招收学生。200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赖日军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以560多分的成绩夺得玉林理科考生第一名,轰动一时。从此,学校开始在北流立下了足。同时,黄志源缩衣节食,借钱还款,一直到2006年,终于把全部欠款还清,学校也逐渐走上了正轨。2008年,富林中学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黄志源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杰出校长。如今,学校已成为广西民办高中的一面旗帜。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你都快80岁了,应该在家里享清福,每天那么累图什么?”也有人不理解。
“那是他们没亲身感受。” 黄志源从抽屉里厚厚的一沓信封中随意抽出两封,念了起来:
——“黄校长爷爷,我每天晨跑都看到您办公室的灯亮了。有时候真想进去和您聊聊天,可我不愿意打扰您,您可要保重身体啊。”这是廖彩梅同学投到校长热线信箱里的。
——“黄爷爷,我中考落榜后因家里穷来到富林读书,您不但免除学费,还拿自己的钱帮我交伙食费,如果不是您的帮助,我早就成打工妹了。”这是已考上广西师大的刘洁清写的。
“当老师让我觉得人生有价值。”黄志源今年79岁,从18岁开始教书育人,已超过一甲子。
辛勤的园丁
“三角梅这种植物,枝条随便一插就能活。”每天清晨,安排好工作后,黄志源喜欢拿着花剪,给校园里的花草修枝剪叶。
“三角梅有好多种,都有各自性格,虽不娇生惯养,但想要开出好花,还得精心照顾。我们教学生也一样。”以此为例,黄志源给全校老师上了一课。
创办至今,富林中学的生源都十分复杂,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许多学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是公办学校不愿要的所谓“差等生”。但是在黄志源看来,他们比优秀生更需要尊重和关心。
当时,初中班有个男生小王很调皮,经常捣乱。“谁敢动我,我叔叔就会带一帮人来放一把火把学校烧了。”因为叔叔和哥哥是混混,这位男生曾这样放言。了解情况后,黄志源3次登门家访,说服了小王的亲属,让他们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后来,小王改变了,还当上班干部,顺利升学。
为方便与学生沟通交流,黄志源还设立了“校长信箱”和校长接待日。他让学生随时把意见投到信箱里,坚持每天开箱,亲笔回信解答问题。校长接待日,则由校长、老师当场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为让学生安心学习,黄志源率先与老师们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专门为学生排解各种思想和心中的疑虑,引导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老校长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学校的老师。十几年里,学生半夜患病,班主任连夜送去医院并陪伴在床边;学生欠费班主任先帮交;学生成绩差,老师利用课余或者晚上的时间为学生解答。
不花政府一分钱,富林中学为北流人民培养了6000多名大学生,升学率达98%。这其中,大部分是贫困学生、农民的孩子。
“这些孩子就像那些花儿,经得起干旱贫瘠、风霜雨雪,给点阳光、温暖,他们就会灿烂。”黄志源说。
温暖的力量
12月18日,富林中学现任校长邓文勇带着几名党员再次来到了沙垌镇六琢村王忠梅的家里。
“孙女说要去读书,可那时家里就300块钱。父母只能狠心让她出去打工挣钱。”到现在,奶奶想起来仍泪流满面。
谁知道,王忠梅偷偷跑到富林中学报了名,并在学校资助下完成两年学习。
一直到高三,黄志源才带着老师向王忠梅父母揭开这个秘密。
今年,王忠梅大学毕业,并进入广州知名上市企业任职。
学校注重给教师及学生“立德”,不仅提出“学生就是上帝”及“三个坚持”等口号,也给学生灌输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两个“自主”理念。这些,或许也是陈红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玉林市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残疾人的原因之一。
陈红梅是六靖镇长江村人,又聋又哑的她没有一所高中愿意录取。黄志源在得知情况后,不仅录取了她,还特地安排老师专门辅导。
陈红梅在日记里这么写道:“失败,爬起来;再失败就再爬起来,绝不向命运屈服。”班主任宋岚还记得,当时大家只能通过用手比划、用文字书写来给陈红梅进行辅导,一节课陈红梅往往得多花一倍的时间才能理解。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陈红梅坚强地完成了高中学业,2008年,她被北京联合大学录取。
王忠梅和陈红梅的故事并非个例。
北流新丰镇观南村的梁钊,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踏上了前往广州打工的班车。得知消息后,邓文勇等老师在半路把他追回来,让他免费就读。如今,不仅是梁钊,还有他的两个弟、妹都得到资助,并顺利考上大学;大伦山区的孤儿吴登福,高中3年的春节都在学校度过,后考上了福建工程学院。
孤儿可免费就读,贫困学生可申请减免学杂费,成绩优异学生可获得奖学金……16年来,学校先后拿出500多万元资助扶持530名贫困的农民子女,其中孤儿68名,助他们圆了大学梦。
“一所学校力量有限,如果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对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是多大的帮助!”目前,富林中学已经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学校扩建用地,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